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益生菌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健康影響。研究分析了3,646名CKD患者的數據,發現攝取較多活微生物的患者,其全因死亡風險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減少37%。結果顯示,增加活微生物的攝取可能有助於降低CKD患者的死亡風險,建議在這群人中納入活微生物的飲食。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最新研究指出,腸道裡的微生物對調節新陳代謝、心血管和腎臟功能扮演關鍵角色。微生物失調可能導致心臟代謝疾病,如慢性腎臟疾病。目前有治療策略針對腸道微生物失調,有望改善CKD患者狀況。飲食、益生菌和粪便移植等干預措施,有助調整微生物群,改善CKD患者臨床結果。本文探討了CKD中腸道微生物群的研究現況,以及微生物群干預在治療上的潛力。 PubMed DOI

腸道微生物群在慢性腎臟病(CKD)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飲食干預和益生菌來調節可能具有治療效益。本文探討CKD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導致失衡的因素,以及潛在的未來治療方法。 PubMed DOI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可降低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風險,研究包括19,843名患者,結果顯示膳食纖維攝取與全因死亡率呈負相關,並受研究人口和暴露因素影響。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降低風險對生活品質及存活至關重要。研究指出炎症是導致心血管問題的關鍵。腸道微生物在調節免疫和炎症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腎臟病。研究探討微生物失調如何引發炎症和心血管疾病,並提出腸道-免疫-心血管軸的治療靶點,以對抗心血管問題及提升存活率。 PubMed DOI

腸道微生物與慢性腎臟疾病有關,功能概況差異可準確預測疾病早期階段。腸道微生物、代謝物和免疫系統相互關聯,對CKD有重要影響。多組學方法有助於理解和診斷該疾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飲食纖維攝取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健康的影響,分析了3,791名參與者的數據,隨訪中位數為14.6年。結果顯示,中等和低纖維攝取者的死亡風險較高,分別增加19%和11%。不過,纖維攝取與心血管或腎臟不良結果之間並無顯著關聯,且高纖維攝取也未降低炎症標記物的水平。總結來說,雖然低纖維攝取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但對CKD患者的腎臟或心血管健康影響不大,建議進一步研究以確認纖維攝取的臨床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挑戰了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傳統建議,認為應限制全穀類食品。研究分析了超過4,000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全穀類攝取與腎衰竭和死亡風險較低有關,而精製穀物則可能增加這些風險。雖然初步評估顯示全穀類攝取與較高的磷攝取量相關,但調整能量攝取後,這種關聯消失。結果顯示,對CKD患者限制全穀類食品的做法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因為全穀類可能有保護健康的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茶飲消費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死亡率的影響,分析了1999至2018年間17,575名CKD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每天最多喝4杯茶可顯著降低CKD早期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風險比為0.89。研究發現,茶飲消費越多,死亡風險越低,特別是每天多喝一杯氧化茶可降低10%的死亡風險。此外,替代綠茶為氧化茶也能降低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總之,茶飲對CK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可能有保護作用,尤其在早期階段。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飲食中活微生物對慢性腎臟病(CKD)成人死亡率的影響,分析了1999至2018年間8,725名CKD參與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存活者的活微生物攝取量高於非存活者。每增加100克高活微生物食物,所有原因及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率顯著降低。最高攝取組的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0%和26%。研究建議增加活微生物攝取可能有助於改善CKD成人的生存率。 PubMed DOI

腸道失調,指的是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已被認為是慢性腎病(CKD)進展的因素之一。這種失調影響腸腎軸,可能引發全身性炎症及尿毒素生成,進一步損害腎臟。飲食對腸道微生物群有顯著影響,因此健康的飲食模式對CKD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管理至關重要。未來研究應考慮其他微生物的角色,以便更全面理解腸腎軸,並發展個性化的治療策略。本文探討了生活方式,特別是飲食,對腎臟健康的影響,並指出了CKD的研究方向。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