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本研究調查了2016至2020年間在湯斯維爾大學醫院接受腎切除手術的腎細胞癌(RCC)患者術後結果,重點在於識別與腎功能不良相關的因素。共納入60名成人患者,大多數接受根治性腎切除,且部分以腹腔鏡方式進行。結果顯示76.7%的患者腎功能下降,根治性腎切除後的腎小管過濾率顯著下降,血清肌酸酐水平上升,且這種差異持續三年。研究建議泌尿科團隊在選擇手術方案時應考慮腎功能下降的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細胞癌(RCC)的管理在過去十年有了顯著進展,提升了局部及晚期病例的生存率。這篇綜述探討了RCC的流行病學、病理學、診斷方法及不同階段的管理策略。輔助療法的引入,特別是pembrolizumab,顯示出整體生存益處。晚期RCC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標準治療。文中也提到轉移性RCC治療中的爭議及非透明細胞RCC的管理。未來需持續研究,並尋找可靠的生物標記以指導治療決策。 PubMed DOI

腎細胞癌(RCC)是常見癌症,2022年全球新病例約434,840例。美國男性中排名第六,女性第九。透明細胞亞型佔75%-80%,與VHL基因失活有關。許多病例在影像檢查中意外發現,70%患者在第一期被診斷。雖然2015至2019年發病率每年上升約1%,但2016至2020年美國死亡率每年下降約2%。對於有腎腫塊的患者,應轉診至泌尿科,治療選擇包括手術、消融技術或主動監測。晚期RCC可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顯示良好反應率和存活期。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接受腹主動脈瘤(AAA)破裂的血管內修復(EVAR)手術患者中,對比劑後急性腎損傷(PC-AKI)對生存率的影響。研究涵蓋192名患者,兩年後重新評估。結果顯示,總體死亡率為16.67%,而AKI組高達38.89%。新發慢性腎病(CKD)患者死亡率為23.88%。動脈瘤直徑超過67毫米及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顯著增加。研究建議對高風險患者進行更仔細的篩檢與管理,以改善治療結果。 PubMed DOI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隨機對照試驗中,風險導向的介入措施顯著改善了急性腎損傷(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情況。研究針對住院成人患者,將他們分為介入組和常規護理組。介入組使用風險指數評估患者,並根據風險提供不同的護理。結果顯示,介入組中有28%的患者接受了建議的治療,顯著高於常規組的3%。雖然高風險患者的治療遵循率提升,但介入組中高鉀血症的發生率也較高。總體而言,這項研究顯示風險導向的介入能有效提升高風險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 PubMed DOI

約30%的癌症患者會面臨腎臟併發症,影響生活品質並使治療更複雜。研究顯示,轉移性肺癌可能損害腎功能,且不同癌症類型對腎臟的影響各異。乳腺癌及某些肺癌亞型對腎功能造成顯著變化,而腫瘤DNA未在腎組織中發現,顯示腎損傷並非因癌症擴散所致。這強調了需進一步研究以識別有腎臟併發症風險的癌症患者,對改善癌症護理中的腎問題管理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在高血壓患者進行單側腎切除術後,立即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抑制劑的效果。共580名患者參與,主要評估手術後一個月的腎小管過濾率(eGFR)變化及高鉀血症等次要結果。結果顯示,使用RAS抑制劑的患者在腎臟適應性上與未使用者無顯著差異,且兩組高鉀血症發生率相似。使用RAS抑制劑與改善長期預後相關,特別是無需透析的生存率。總結來說,術後立即使用RAS抑制劑不會對腎臟適應性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改善預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手術後急性腎損傷(PO-AKI)的發生趨勢,並探討影響因素。研究對象為2005至2020年間在三家醫院接受非心臟重大手術的138,235名患者。結果顯示,5.9%的患者經歷PO-AKI,0.8%為嚴重PO-AKI(S-PO-AKI)。雖然患者年齡和合併症增加,PO-AKI的發生率從2005-2007年的8.6%降至2017-2020年的5.1%,但S-PO-AKI的發生率則保持穩定。研究顯示PO-AKI的年發生率顯著下降,但S-PO-AKI未見明顯變化。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5986474。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術前腎功能不全對重大非心臟手術患者術後結果的影響,分析了2005年至2019年間來自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數據。研究發現,透析患者的住院天數平均為11天,顯著高於正常腎功能患者,且在手術後30天內,透析患者的在家存活天數也較少。雖然大多數患者無需護理支持出院,但透析患者更可能被轉介至需要24小時護理的機構。研究強調,腎功能下降會延長住院時間並增加對護理的依賴,且許多患者在手術前未進行腎功能評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透析對接受根治性腎輸尿管切除術(RNU)的上尿道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的影響,分析了402名患者,分為66名透析患者和336名非透析患者。主要發現包括:透析患者年齡較輕、女性比例較高,且腫瘤分期較輕;但透析患者的膀胱內復發率較高,與膀胱癌病史有關。調整後發現,透析對膀胱無復發生存率(BRFS)並無獨立影響。研究結論指出,透析雖與復發率相關,但不會獨立影響手術結果,這有助於為UTUC患者制定更好的監測和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單側腎臟切除術後,單腎小球過濾率(ΔskGFR)短期增加與非捐贈者長期腎功能下降風險的關係。分析了2006至2021年間1,777名在斯德哥爾摩接受手術的參與者數據。結果顯示,術後ΔskGFR高於中位數的參與者,其長期腎功能下降風險顯著較低。這表明術後早期的eGFR增長可能有助於預測長期腎功能的穩定性,監測ΔskGFR可協助識別高風險患者。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