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心腎綜合症(CRS)是心臟與腎臟功能障礙之間的複雜互動,特別在心臟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竭(HFpEF)患者中尤為明顯。主要機制包括中央靜脈壓升高及腎臟血管系統的活化等。新興生物標記如胱蛋白酶C和腎小管損傷標記等,對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有潛力。雖然目前尚無特定治療,但管理策略與射血分數降低型心衰竭相似,且對新療法的研究持續進行。未來在診斷和治療方面有望有更多進展。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神經荷爾蒙在心臟衰竭和心腎綜合症中扮演重要角色,影響腎臟處理鈉。治療目標是增強尿液中的鈉排泄以減少充血。近期研究指出近曲小管在鈉處理中的重要性,了解其機制可改善心臟衰竭患者的脫水策略。 PubMed DOI

研究探討了急性失代償性心臟衰竭(ADHF)患者中急性腎損傷(AKI)對心腎綜合症(CRS)第1型的影響。發現46%的ADHF患者發展為CRS第1型,慢性腎臟疾病和血尿素氮是重要風險因素。CRS第1型患者在長期結果上表現較差,包括死亡率、再入院率和腎臟疾病進展率較高。區分CRS第1型和偽性CRS對於預後影響重大,偽性CRS的長期結果與無AKI患者相似。 PubMed DOI

心腎綜合症(CRS)是心臟與腎臟功能互相影響的情況,當一個器官出現問題時,另一個也會受到影響。發炎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加劇器官的功能障礙。目前對CRS的治療尚未有效針對發炎機制,而血液吸附技術則提供了一個新方向,能從血液中去除發炎介質,改善病情。這篇文章探討了發炎在CRS中的作用,並建議將血液吸附作為治療策略。 PubMed DOI

心腎綜合症是心臟與腎臟功能失調相互影響的情況,會形成損傷循環,並且有高發病率和死亡率。及早識別此症狀對改善病人預後非常重要。近期對於能指示心腎功能變化的生物標記物的研究逐漸增加,這些標記物有助於了解心腎綜合症的機制,並預測器官功能的變化。本文回顧了相關文獻,探討了血清和尿液中的生物標記物在診斷和預測心腎綜合症中的應用及其臨床價值。 PubMed DOI

心腎症候群(CRS)是心臟和腎臟同時出現功能失調的情況,這兩個器官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腎病患者常有心血管問題,而心臟病患者則可能遭遇急性腎損傷或慢性腎病。雖然近15年來對CRS的研究有所進展,但大多數仍集中在成人。為了改善兒童和青少年的心腎健康,亟需加強合作與研究,探討兒科病患的特殊需求。本篇綜述旨在強調CRS的關鍵特徵,並尋找針對兒童的研究機會。 PubMed DOI

心臟衰竭伴隨保留射出分數(HFpEF)與慢性腎病(CKD)之間有密切關聯,兩者結合會導致預後更差。本文回顧了HFpEF和CKD的流行病學及病理生理關係,強調在CKD患者中需仔細診斷和篩檢HFpEF的重要性。由於HFpEF的普遍性及其對預後的影響,篩檢顯得尤為重要。近期醫療進展,如SGLT2抑制劑、finerenone和semaglutide的使用,對這高風險群體的心腎健康有顯著益處。 PubMed DOI

心腎症候群(CRS)是一種心臟與腎臟功能失調的複雜狀況,主要表現為兩者的發炎與纖維化。這個過程經歷再生與纖維化階段,伴隨免疫細胞的浸潤與活化。發炎轉變為纖維化的過程中,巨噬細胞的類型變化及TGF-β的增加是關鍵指標。慢性發炎會影響血流,導致氧化壓力,進一步促進纖維化。雖然動物模型的研究增進了我們的理解,但仍需臨床應用。針對纖維化的治療顯示出希望,未來可能會有新的診斷與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在心腎單位(CRU)接受治療的心腎綜合症(CRS)患者進行了一年的臨床結果調查,分析了54名於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轉診的患者。主要發現包括:83%的患者完成6個月隨訪,平均年齡70歲,65%為男性,近半數因缺血性心臟病導致心臟衰竭。治療後,心臟衰竭的管理顯著改善,住院率減少超過50%。研究顯示CRU在管理CRS患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助於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及住院率。 PubMed DOI

心臟衰竭(HF)和慢性腎臟病(CKD)常同時出現,形成心腎綜合症(CRS),可能引發貧血,進一步惡化病情,增加併發症和死亡風險。管理CRS中的貧血具挑戰性,因為缺乏統一指導,且受多種因素影響。雖然SGLT2抑制劑和靜脈注射鐵劑有助於改善病情,但促紅血球生成劑的效果尚不明確。治療應針對HF、CKD及貧血,建議糾正缺鐵並考慮使用促紅血球生成劑。需要更多研究來優化貧血管理策略。 PubMed DOI

心臟衰竭伴隨保留射出分數(HFpEF)常與慢性腎病(CKD)共存,約50-60%的HFpEF患者同時有CKD。這兩者之間的關聯主要是因為慢性低度系統性發炎,受到肥胖、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等因素影響。礦物皮質激素受體的過度活化是關鍵,導致纖維化和發炎。針對發炎的治療,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和抗發炎藥物,顯示出良好前景,但仍需更多研究來確認其有效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