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基線收縮壓(SBP)和脈壓(PP)對心臟衰竭患者(輕度減少或保留射血分數)心血管結果的影響。雖然目前建議將SBP目標設定為<130 mm Hg,但支持證據有限。研究分析了近17,000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SBP與心血管風險之間存在J形關係,120-130 mm Hg時風險最低,而PP在50-60 mm Hg時風險也最低。研究強調在管理HFmrEF/HFpEF患者時,應謹慎考量SBP和PP目標,過度降低SBP可能反而增加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患有慢性腎臟疾病4-5期的高血壓患者,若收縮壓<120mmHg,與腎臟替代治療(KRT)和死亡率無明顯關聯。但未受控組有增加死亡風險的趨勢。受控組中,年長患者患有較低的KRT風險。需進一步臨床試驗確認收縮壓目標對患者的影響。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脈壓、收縮壓、舒張壓和平均動脈壓對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影響不大,但脈壓呈U型曲線,70-80 mm Hg可能影響死亡率。總結來說,血壓參數在末期腎臟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中並非強力預測死亡率的因素。 PubMed DOI

研究發現高收縮壓與所有脈壓亞組的腎臟風險有關。在高脈壓亞組中,低或高舒張壓都增加腎臟風險,呈現U型曲線。這表示舒張壓對腎功能預後價值會因脈壓水平而異。 PubMed DOI

一項在中國進行的研究比較了高風險患者中的強化血壓控制(目標小於120 mm Hg)與標準控制(小於140 mm Hg)。約有11,000名參與者被追蹤約3.4年。強化控制導致較少心血管事件,但更多的暈厥病例。總的來說,將血壓控制在較低水平可以減少主要血管事件,並帶來輕微風險。 PubMed DOI

心臟衰竭伴隨保留射出分數(HFpEF)越來越普遍,且與不良預後有關,但許多患者的管理並非由心臟科醫師負責。2023年進行的全球調查顯示,心衰專家在診斷和治療HFpEF方面的表現優於心臟科醫師和非心臟科醫師。雖然SGLT2i和利尿劑是常見的治療選擇,但其他藥物的使用率較低,顯示出不同專科在HFpEF管理上的差異,特別是在診斷和治療上可能存在漏診和不足的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低基線舒張壓是否影響降壓介入的效果。研究分析了五項主要試驗的數據,結果顯示更積極的血壓控制能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風險,無論基線舒張壓如何。特別是,降壓介入在不同舒張壓組別中效果一致,包括低舒張壓的群體,且沒有證據顯示低舒張壓會影響心血管或腎臟的降壓益處。總之,即使在低舒張壓的個體中,積極降壓仍然是有益的。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心臟衰竭伴隨保留或輕度降低射血分數的患者,探討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對肺部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研究涵蓋13名平均77歲的患者,進行了9個月的觀察,並在每三個月進行右心導管檢查。結果顯示,啟用SGLT2抑制劑後,肺動脈壓、肺血管阻力等指標並未顯著變化。雖然計算PVR的方法有良好相關性,但PCWP的評估則不夠可靠。作者計畫進一步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以深入探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empagliflozin'對急性心臟衰竭(AHF)患者的影響,特別是那些有低血壓的患者。研究納入530名患者,隨訪90天,發現25%的患者收縮壓低於110 mmHg,36%的患者舒張壓低於70 mmHg。結果顯示,低血壓與安慰劑組的臨床事件增加有關,而'empagliflozin'對血壓影響輕微,但能改善臨床結果,特別是在舒張壓低於70 mmHg的患者中。因此,研究建議即使是低血壓患者,也應考慮使用'empagliflozin'來治療AHF。 PubMed DOI

高血壓在心臟衰竭且射血分數保留的患者中很常見,分為控制性、未控制性和抗藥性高血壓。EMPEROR-Preserved 試驗探討了 empagliflozin 對這些患者的影響。研究涵蓋 5,533 名患者,結果顯示,empagliflozin 在抗藥性高血壓患者中初期效果較明顯,但隨時間推移差異減少。整體收縮壓降低,目標血壓範圍內的時間增加,且高血壓緊急情況減少。雖然抗藥性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終點更常見,但各類別的治療效果一致,顯示 empagliflozin 的有效性不受高血壓類型影響。 PubMed DOI

在中重度CKD患者使用dapagliflozin治療12個月後,較高的收縮壓會獨立影響腎功能長期下降。治療初期eGFR變化則與高收縮壓、高尿蛋白及治療前eGFR下降幅度大有關,因此收縮壓是影響腎功能變化的重要因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