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低血清鎂水平(低鎂血症)與住院ST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患者急性腎損傷(AKI)之間的關聯。研究納入1,219名STEMI患者,結果顯示13.4%的患者有低鎂血症,21.0%的患者在住院期間發展為AKI。低鎂血症組的AKI發生率顯著高於非低鎂血症組(31.9%對19.3%)。多變量分析顯示,低鎂血症是AKI的獨立風險因素,勝算比為2.41。研究建議監測和調整血清鎂水平,可能有助於降低STEMI患者的AKI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指出,急性腎損傷(AKI)患者容易出現心房纖顫、心臟衰竭、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等心臟問題,風險隨AKI嚴重程度增加而升高。14個研究共736,210名受試者顯示,患有AKI的患者短期內罹患心房纖顫風險增加,長期內則增加罹患心臟衰竭、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和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的風險。 PubMed DOI

住院治療急性腎損傷(AKI)的病人,相較於沒有AKI的病人,心臟衰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較高。但這些風險可能受到預住院因素的影響,如估算的腎小球過濾率(eGFR)、eGFR下降速率和蛋白尿水平,而非AKI本身。一項研究發現,AKI患者在住院前eGFR較低、eGFR下降速率較快、蛋白尿較多。調整這些因素後,AKI與不良結果的關聯變弱,但仍是重要風險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創傷性腦損傷(TBI)患者血清鎂水平與急性腎損傷(AKI)風險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在入院時較低的鎂水平和住院期間鎂水平變異性較高,與這些患者出現較高的AKI風險有關。次群分析顯示,在格拉斯哥昏迷指數較高、無敗血症或腎功能較好的患者中,這種關聯更為明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鎂水平與危重症患者從急性腎損傷(AKI)進展至急性腎疾病(AKD)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異常的鎂水平與AKD風險增加有關。在AKI患者中監測並校正鎂水平可能是未來預防AKD的潛在干預措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鎂水平與重症肝硬化患者急性腎損傷(AKI)之間的關聯。研究分析了3,228名住院於ICU的肝硬化患者,結果顯示68.6%的患者出現AKI。研究發現,血清鎂水平較高與AKI風險增加獨立相關,特別是當血清鎂在1.6-2.6 mg/dL時,AKI的比值比為1.89,而在2.6 mg/dL或更高時,則為2.19。這顯示隨著鎂水平上升,AKI風險也隨之增加,建議進一步進行隨機試驗以驗證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鈣水平與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急性腎損傷(AKI)風險的關聯。分析了1,286名在重症監護病房住院超過24小時的AMI患者,結果顯示較高的血清鈣水平與較低的AKI風險相關,勝算比(OR)為0.88。特別是血清鈣在8.40-8.90 mg/dL及8.90 mg/dL以上的患者,AKI風險顯著降低(OR分別為0.54和0.60)。總結來說,血清鈣水平的提升可能有助於降低AMI患者的AKI風險。 PubMed DOI

CKD-REIN研究探討急性腎損傷(AKI)與慢性腎病(CKD)患者之間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關聯。研究發現,530名CKD患者中,經歷AKI後1年的MACE發生率為8.1%,且AKI顯著增加MACE風險,調整後危險比為5.78。隨著AKI嚴重程度上升,心血管事件風險也增加。結論強調,AKI是CKD患者MACE的重要預測因子,需在AKI後進行仔細的心血管監測與預防。了解其機制對於未來的干預措施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鎂水平與慢性腎病(CKD)4期和5期非透析患者心衰竭、冠心病及中風死亡率的關聯。研究追蹤了1,271名患者,結果顯示較高的血清鎂濃度能顯著降低這些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具體來說,血清鎂較高的患者在心衰竭死亡率的危險比上顯示較低的數值,冠心病和中風的死亡率也有類似趨勢。總之,維持較高的血清鎂水平可能有助於降低晚期C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影響預後。本研究探討壓力高血糖比率(SHR)與重症AMI病人AKI發展的關聯,分析了4,663名病人的數據。結果顯示,較高的SHR水平與AKI風險增加獨立相關,且呈J型關係。雖然SHR在住院死亡率的預測上有限,但強調了在有AKI風險的AMI病人中進行血糖監測和管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與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的預後不良有關,特別是在ST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患者中。本研究分析了2,933名STEMI患者的肌酐變化,發現19%的患者有輕微肌酐變化(抽動),9%發展為AKI。經歷抽動的患者在30天和1年內的死亡率顯著較高。研究指出,肌酐抽動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強調需採取腎臟保護策略以便及早檢測和介入。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