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長期新冠(LC)或後新冠狀況的分類相當複雜,需隨著新數據不斷調整。2024年針對成人長期新冠的研究指數已根據RECOVER-Adult研究更新,參與者共13,647人,其中11,743人已知感染SARS-CoV-2。關鍵症狀包括運動後不適、疲勞和腦霧。最佳的長期新冠分數設定為11分以上,20%的已知感染者和4%的未感染者被歸類為可能的長期新冠,並引入新類別。還識別出五種與生活品質相關的長期新冠亞型,未來會隨研究進展持續調整。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長期COVID患者對工作影響大,有4.7%在1年後康復,疾病平均持續19.8個月。雖然無法工作比例持平,但更多人被裁員或提前退休。許多人因長期COVID請假超過3個月,近一半有收入損失。研究局限在樣本取樣方式,需要進一步瞭解對工作模式的影響,尤其對體力或較不靈活工作的人。 PubMed DOI

新冠病毒後可能會出現認知缺陷,尤其是在執行功能和記憶方面。一項英格蘭研究發現,感染後持續出現症狀的人缺陷較大,尤其是感染原始病毒或B.1.1.7變異株及住院者。記憶、推理和執行功能受影響最嚴重。解決症狀者的認知功能與症狀短暫者相似,但仍有輕微缺陷。這些缺陷的長期影響尚待確認。 PubMed DOI

義大利研究探討新冠疫情對人生長期影響,包括身體、心理和社交層面。研究發現許多人出現身體不適、心理困擾和社交問題,生活受限。感染者感到更孤立,未感染者則得到更多支持。研究強調了了解及因應疫情對心理健康的長遠影響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研究發現COVID-19後急性症狀(PASC)在疫情不同階段的情況,隨著時間推移,PASC的發生率下降。接種疫苗的人比未接種者風險較低,但PASC風險仍然存在,尤其在奧密克戎變異株時期。病毒變異和疫苗接種對PASC風險有影響。 PubMed DOI

後COVID-19狀態,俗稱長期COVID,指的是在急性期後症狀持續三個月或更久,可能影響多個器官系統,造成顯著的功能障礙。這種情況對個人、醫療系統及國家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本文將探討長期COVID的流行病學、病理生理學、受影響者的生活經歷及臨床管理方法。目前治療主要著重於緩解症狀,但新進展可能為個性化治療提供機會。我們也會討論服務組織、預防策略及未來研究方向。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脂肪因子與內分泌生物標記對住院COVID-19患者預後的影響,對象為213名重症監護病房患者。主要發現包括:不同疾病嚴重程度的患者在皮質醇、抵抗素、瘦素等生物標記上有顯著差異;低脂肪素和高皮質醇水平與死亡率增加相關;結合生物標記與臨床因子可提高死亡預測準確性;只有皮質醇與死亡率獨立相關。研究顯示特定生物標記在理解疾病嚴重程度及改善預測方面的潛力。 PubMed DOI

這篇論文探討長期新冠對患者生活品質的影響,並分析他們如何透過社交媒體,特別是Twitter,分享經驗。研究重點在於2022年希臘語的貼文,將其情感分為正面或負面。透過情感分析和主題建模,識別與長期新冠相關的討論主題。研究中還使用了ChatGPT來標記主題,並由專家評估準確性。結果旨在揭示長期新冠的討論情況,增進對患者經驗的理解。 PubMed DOI

大多數關於SARS-CoV-2感染後的急性後遺症(PASC)研究主要針對成人,對兒童的影響了解仍然不足。本研究針對6至17歲的兒童,分析感染後的持續症狀,並比較學齡兒童(6-11歲)與青少年(12-17歲)之間的差異。研究納入898名學齡兒童和4469名青少年,結果顯示感染者的症狀比未感染者更常見,且每個年齡組有獨特症狀。研究強調需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特徵化PASC,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健康需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的英文推文,探討公眾對長期新冠的看法與情感。研究發現五個主要主題,包括疫苗接種後的長期新冠情況、持續時間與痛苦、持續症狀、對治療研究的需求,以及症狀測量。研究強調了各地對長期新冠的關注,並指出重大事件會影響公眾情感。透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這項研究為公共衛生策略提供了重要見解,顯示社交媒體在解決公共衛生問題上的潛力。 PubMed DOI

新型SARS-CoV-2變異株及後COVID-19症狀仍影響許多人生活。由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不再每日報告確診病例,準確評估感染範圍變得困難。為此,我們開發了一個公開的COVID-19推文數據庫,專注於自我報告的病例及其症狀。我們收集了730萬條推文,發現常見症狀包括無精打采和幻覺,且再感染情況普遍。康復時間也顯著縮短,從2020年的約30天減少到2023年的約12天。這些數據對於持續追蹤COVID-19及提供見解至關重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