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免疫球蛋白A腎病(IgAN)是常見的腎小球腎炎,且是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受遺傳、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近期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組在IgAN中扮演重要角色,微生物失調可能導致異常免疫反應,促進IgA在腎臟沉積。這篇綜述將探討腸道微生物組如何影響IgA產生及免疫調節,並討論透過飲食、益生菌等方式調整微生物組,可能成為治療新途徑,改善患者預後。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指出,IgA腎炎(IgAN)患者血液中Gal-deficient(Gd)IgA1增加,是導致IgAN的風險因素之一。腸道菌群對IgAN的影響仍有爭議。研究比較了IgAN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的腸道菌群和Gd-IgA1水平。動物實驗顯示,腸道菌群缺失會加劇IgAN。結果顯示,IgAN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的腸道菌群不同,且Gd-IgA1水平升高。某些腸道細菌與Gd-IgA1水平有關。尿液中的Gd-IgA1水平可區分IgAN患者。這些結果顯示尿液中的Gd-IgA1水平可能是早期IgAN篩查的生物標記,而腸道菌群失調可能透過影響黏膜屏障功能、炎症和免疫反應,影響IgAN的發展。 PubMed DOI

IgA腎炎是與TLR4和腸道細菌相關的腎臟疾病。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調和特定細菌豐富可能導致高水平的IgA抗體和TLR4激活,進而影響IgAN症狀。腸道細菌和TLR4信號對IgAN的發展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IgA腎病(IgAN)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特徵及其功能,使用宏基因組測序技術。研究發現,IgAN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與健康對照組有顯著差異,特別是*Escherichia coli*在IgAN組中較為豐富。腎功能異常的患者則有*Enterococcaceae*、*Moraxella*和*Acinetobacter*等特徵性微生物。此外,功能分析顯示,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與膽酸代謝有關。研究結論指出,這些微生物群可能成為IgAN的診斷和治療新靶點。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是常見的腎小球腎炎,全球慢性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患者在一生中可能面臨腎衰竭的風險。其發病機制可透過多重打擊模型理解,主要是因為循環中的IgA1缺乏半乳糖,導致免疫複合物在腎小球沉積,引發炎症和損傷。雖然目前治療選擇有限,但針對B細胞活性、特定細胞激素等的新療法正在開發中,為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後帶來希望。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與黏膜免疫反應有關,特別是在鼻咽和腸道。這項研究利用16S rRNA測序和機器學習技術,探討IgAN患者的特定致病細菌。結果顯示,IgAN患者的微生物多樣性較低,腸道中*Bacteroides*和*Escherichia-Shigella*等細菌增加,而*Faecalibacterium*等則減少。呼吸道中*Neisseria*和*Streptococcus*等細菌也有類似變化。研究指出,微生物組的變化可能影響IgAN的病理,並建議機器學習可用於開發非侵入性診斷方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黏膜發炎在免疫球蛋白A腎病(IgAN)中的角色,分析了IgAN患者與健康對照組的免疫參數。結果顯示,IgAN患者的總IgA、缺乏半乳糖的IgA1(gd-IgA1)和增殖誘導配體(APRIL)水準較高,且腸道細菌也有所增加。雖然SIgA和BAFF的血清水平相似,但IgAN患者的類別轉換記憶B細胞和雙陰性B細胞比例較高,而非常規T細胞顯著減少。這表明IgAN可能與免疫細胞的變化有關,反映出黏膜部位的異常。 PubMed DOI

IgA腎病是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主要因含有IgA的免疫複合物造成腎臟損傷。自1968年被發現以來,這些免疫複合物被視為「無辜的旁觀者」,大多數患者最終會面臨腎衰竭,影響壽命。研究指出,這病的發展涉及複雜的過程,特別是在基因易感者中。當自體抗體與不完全O-糖基化的IgA1結合時,會形成循環免疫複合物,進而導致腎小球損傷。這些發現強調了實驗模型在新療法開發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對腎衰竭風險影響深遠。雖然其盛行,但成因仍不明,且缺乏有效治療。多重打擊模型有助於理解IgAN的發病機制,但仍需改進以應對免疫系統的複雜性。最近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揭示了IgAN與免疫相關基因的遺傳聯繫,可能有助於發現新的治療選擇。這篇綜述探討了這些遺傳關聯,為IgAN的個人化醫療開啟新方向。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預後不佳,因此及早識別有進展為末期腎病(ESKD)風險的病人非常重要。腎臟活檢是診斷的金標準,但目前的預後生物標記如蛋白尿和腎小球過濾率等,特異性不足,無法有效指導治療。針對IgAN的四重打擊假說,我們探索了其他潛在的生物標記,包括缺乏半乳糖的IgA1及其自體抗體、補體活化標記,以及新興的檢測方法如微小RNA和微生物組生物標記。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指出腸道微生物群在腎臟疾病中的重要性,但其因果關係仍不明。這項研究利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針對糖尿病腎病、IgA腎病和膜性腎病進行探討,發現了多種腸道細菌與腎臟疾病之間的正向和負向因果效應。例如,*Dialister*對糖尿病腎病有保護作用,而*Lachnospiraceae UCG-008*則增加風險。研究結果強調了腸道微生物對腎臟健康的影響,並為未來的臨床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