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Daratumumab是一種抗CD38單克隆抗體,最近在一項針對高風險潛伏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顯著效果。研究中390名患者接受皮下注射daratumumab或主動監測,結果顯示daratumumab能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51%。五年無進展生存率為63.1%,整體生存率達93.0%。雖然有些患者出現高血壓等不良事件,但整體安全性可控。這項研究顯示daratumumab對於此類患者的治療潛力。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對符合移植條件的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加入皮下達拉圖單抗治療比單獨用標準方法更有效。達拉圖單抗可改善生存期、完全反應率,及極微量殘留疾病的情況。總結來說,加入達拉圖單抗對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有明顯好處。 PubMed DOI

Belantamab mafodotin在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顯示出希望,可與標準治療組合。第3期試驗比較BVd和DVd,結果顯示BVd有較長無進展生存期、較高反應率,及更多達到極微量殘留疾病陰性。然而,BVd有較多不良事件,尤其是眼部問題。儘管如此,BVd仍可為患者提供有價值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研究發現,使用BPd療程治療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相較於PVd,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包括無進展生存期更長和反應更深。雖然在BPd組中眼部副作用較常見,但透過調整劑量可以控制。對於這些患者來說,BPd可能是一個有顯著好處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在一項研究中,將抗CD38單克隆抗體isatuximab添加到VRd療程中,改善了對於無法進行移植的新診斷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其他結果。這種組合治療耐受性良好,並沒有出現新的安全性問題。 PubMed DOI

研究發現CM313對ITP患者安全有效,治療8週後95%患者達到目標血小板計數,且中位反應持續23週。常見副作用為輸注反應和上呼吸道感染。CM313能快速增加血小板並長期維持效果,毒性低。 PubMed DOI

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durvalumab作為輔助療法,無論單獨使用或與tremelimumab聯合使用,對於經過鉑類化療和放療後的有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有良好療效。試驗中264名接受durvalumab的患者和266名安慰劑患者相比,整體生存期中位數分別為55.9個月和33.4個月,無進展生存期中位數為16.6個月對比9.2個月。雖然durvalumab組的不良事件略高,但整體結果顯示其顯著改善患者生存率。該試驗由AstraZeneca資助,註冊編號為NCT03703297。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daratumumab(抗CD38單克隆抗體)在高敏感度腎臟移植候選者中的安全性與療效。研究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專注於安全性,第二階段則測試固定劑量的去敏感化效果。共23位患者參加,安全性分析顯示有四例嚴重非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及36例輕微治療相關不良事件,主要是輸注反應。雖然抗HLA抗體在三個月時顯著減少,但效果短暫,十二個月後又回到基線。整體而言,daratumumab在腎臟移植去敏感化的應用上仍有其限制。 PubMed DOI

Talquetamab 和 teclistamab 是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雙特異性抗體。最近進行了一項 1b-2 期研究,評估這兩種藥物的聯合療效。研究納入 94 名患者,建議的治療方案為 talquetamab 0.8 mg/kg 和 teclistamab 3.0 mg/kg,每兩週一次。結果顯示,接受建議方案的患者反應率達 80%,且維持反應的可能性在 18 個月時為 86%。不過,嚴重感染的發生率較單獨用藥時高。整體而言,聯合療法在許多患者中顯示出持久的療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單克隆抗體dazukibart對中度至重度皮肌炎成人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皮肌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發疹和肌肉無力。研究在25個國家的中心進行,招募18至80歲的患者,隨機分配接受dazukibart或安慰劑。結果顯示,dazukibart在改善皮肌炎活動性方面效果顯著,且耐受性良好,副作用以感染為主。這突顯了IFNβ抑制在治療中的潛力。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 PubMed DOI

腎臟移植中的抗體介導排斥反應治療仍然困難,因為缺乏有效方案。傳統的rituximab療法無效,因為長壽命的漿細胞不表達CD20。相對地,抗CD38單克隆抗體daratumumab在多發性骨髓瘤中顯示出潛力,初步研究也顯示其對心臟和腎臟移植的抗體介導排斥反應有希望。一名患者在接受rituximab後未見改善,改用daratumumab後,骨髓分析顯示CD38+漿細胞減少,且供體特異性抗體也減少。這顯示針對非癌症的排斥反應,使用高劑量可能不必要,應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