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面臨心血管問題風險,常需抗凝治療。本系統性回顧評估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s)與維生素K拮抗劑(VKAs)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涵蓋465,673名CKD患者。結果顯示,DOACs顯著降低重大出血事件(RR = 0.62),並與全因死亡率降低有關(RR = 0.63)。雖然DOACs在預防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尚不明確,但相較VKAs,DOACs在降低出血風險及改善生存率方面可能更安全,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評論指出,在CKD患者中,使用DOACs相較於華法林更有效且更安全,但對中至重度CKD患者需調整劑量。不同DOACs在CKD患者中有不同效果,但對接受透析的患者是否需要口服抗凝治療仍有爭議,因為DOACs和維生素K拮抗劑都增加出血風險。 PubMed DOI

丹麥研究指出,房顫患者使用DOACs治療較VKAs者,較不易罹患急性腎損傷和慢性腎臟疾病。研究涵蓋32,000多名患者,顯示1至5年內DOAC使用者較少腎臟併發症。結果顯示,DOACs對腎臟健康有益,或許是房顫患者更好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法國研究比較透析患者使用DOAC和VKA的效果,發現DOAC可能比VKA風險更低,對血栓栓塞事件和出血風險有正面影響。這結果顯示,在透析患者中非標籤使用DOAC可能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PubMed DOI

研究分析了超過97,000名接受口服抗凝劑治療的患者,發現CKD患者可能從DOAC治療中受益,尤其是晚期患者。機器學習技術有助於識別臨床結果相關的重要變數。這些結果對未來改善CKD患者的治療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房顫,可能增加中風風險。口服抗凝劑通常用來預防中風,但在重度腎臟病患者中的效果尚不明確。現在,直接口服抗凝劑被視為更安全、更有效的選擇,尤其是對於有腎臟病的房顫患者。本文探討了口服抗凝劑在腎臟病患者中管理房顫的作用,並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 PubMed DOI

比較洗腎患者使用apixaban和維生素K拮抗劑(VKAs)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顯示apixaban在出血風險較低。兩種治療在中風、死亡率和靜脈血栓栓塞風險上沒有太大差異。總結來說,apixaban可能比VKAs更安全有效,但因為研究主要是回顧性的,建議謹慎評估。 PubMed DOI

腎功能衰竭患者合併心房顫動(AF)易發生血栓栓塞,但預防方法尚不明確。口服抗凝劑治療(OAC)如VKA或DOAC對其效果安全性尚無定論。研究缺乏,不清楚哪種更適合。LAAC作為替代方案,但研究提前終止。最新研究顯示,在接受血液透析的AF患者中,LAAC可降低血栓栓塞風險。治療需多學科共同決策,考量個人風險和益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進行了系統性回顧,分析慢性腎病(CKD)患者中血栓栓塞(VTE)的風險因素。研究團隊從多個資料庫中搜尋相關文獻,最終納入十四項研究。結果顯示,CKD的不同階段顯著提高VTE風險,特別是末期腎病的風險最高(OR: 3.68)。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女性、充血性心衰竭、心房顫動、冠狀動脈疾病及系統性紅斑狼瘡。透析方式也影響VTE風險,建議醫療人員應評估CKD患者的VTE風險。 PubMed DOI

一項針對慢性腎臟病(CKD)和心房顫動患者的研究發現,使用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s)與華法林的患者在骨折率上並無顯著差異,但DOAC使用者的全因死亡風險較低。研究分析了2013至2020年美國的數據,納入14,370名DOAC患者和14,370名華法林患者。結果顯示,DOAC的非脊椎骨折危險比為1.12,髖部骨折為0.98,而全因死亡的危險比為0.91,顯示DOAC在死亡率上有優勢。總體而言,DOAC可能比華法林更有利於這類患者的生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s)在接受血液透析的靜脈血栓栓塞患者中的安全性,分析了2008至2019年國民健康保險資料。結果顯示,血液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顯著高於未透析的慢性腎病患者,但兩組在重大出血事件的風險上並無明顯差異。總體而言,雖然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較高,但他們的重大出血風險與未透析患者相似。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