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心臟衰竭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心臟重塑機制可能增加術後心房顫動(POAF)的風險,這對心臟衰竭的管理有負面影響。POAF的發生與臨床及生化因素有關,特別是在體外循環手術期間的氧化壓力和炎症。研究顯示,POAF患者常有鈣處理異常及NLRP3炎症小體活化,這使他們更易發生心律不整。對於不同類型的心臟衰竭(HFrEF與HFpEF),治療效果可能不同,且對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的研究顯示其可能對POAF有預防效果,但仍需進一步探討。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心衰竭患者在心房顫動(AF)消融後的影響。研究分析了2017至2022年間接受導管消融的AF心衰竭患者數據,結果顯示使用SGLT2i的患者AF復發率為22.6%,顯著低於未使用者的35.8%。此外,SGLT2i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也較低。總結來說,心衰竭患者在AF消融後使用SGLT2i可降低AF復發及不良心血管結果的風險。 PubMed DOI

心房心肌病和重塑是心房顫動(AF)及心臟衰竭(HF)的關鍵因素,影響心臟結構與功能。這些變化透過機械壓力和電氣擾動的互動,進一步惡化AF和HF。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最初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但現已顯示出顯著的心血管益處,成為HF的主要治療選擇。近期研究指出,SGLT2is可能對心房重塑有正面影響,但其有效性仍有爭議。本篇綜述將探討SGLT2is對心房重塑的分子機制,評估其優勢與限制,並提供將其納入預防策略的見解。 PubMed DOI

心房顫動(AF)是成年人常見的心律不整,常與心臟衰竭(HF)和第二型糖尿病(T2DM)共存,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影響生活品質。因此,預防AF非常重要。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被視為AF的潛在治療選擇,但動物研究和臨床試驗的結果不一致。雖然觀察性研究顯示SGLT2is可能降低AF風險,但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卻不一。這顯示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釐清其效果及機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dapagliflozin',一種SGLT2抑制劑,對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中心房顫動(AF)的影響,並強調Sirtuin 1(SIRT1)的角色。研究顯示,'dapagliflozin'能改善心房纖維化,減少AF的發生與持續時間,且這些效果在使用SIRT1抑制劑sirtinol後部分逆轉,顯示SIRT1的重要性。此外,'dapagliflozin'在高葡萄糖環境下能減少心肌細胞凋亡,恢復自噬,並增強鈣通道活性,強調SIRT1對細胞健康的關鍵作用。總之,'dapagliflozin'可能透過調節SIRT1和鈣通道來減輕糖尿病心肌病中的AF與心臟纖維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心衰竭患者在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手術後的影響,這些患者並無第二型糖尿病。共招募102名持續性AF且NT-proBNP水平升高的患者,分為接受SGLT2i治療和未接受的兩組。結果顯示,接受SGLT2i的患者左心房壓顯著較低,且手術後NT-proBNP水平也較低,心律不整復發率明顯較低。總結來說,SGLT2i治療有助於改善心衰竭患者的手術結果。 PubMed DOI

心房纖維化是心房心肌病的重要特徵,對心房顫動(AF)的發展影響深遠。其機制複雜,涉及成纖維細胞活化、氧化壓力、炎症等多種因素。纖維化的類型因病人特徵而異,這使得治療策略更具挑戰性。儘管影像技術進步,準確測量纖維化仍困難。新療法如抗纖維化藥物及心臟代謝藥物正在研究中,創新療法也顯示潛力。未來研究需聚焦於病人特徵、影像技術與分子標記的結合,並評估抗纖維化治療的有效性。 PubMed DOI

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心房心律不整的盛行率也上升,特別是心房顫動(AF),這對醫療系統造成挑戰,因為它與中風和心衰竭等嚴重後果有關。AF 可能顯示潛在的心房心肌病,這種病症會促進心律不整。近期研究指出,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 2 抑制劑(SGLT2is)可能降低新發 AF 的風險,透過改善心房心肌病來提升心臟的葡萄糖利用和能量管理。本文將探討 sirtuin 信號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角色,特別是心房心肌病和 AF,並檢視 SGLT2is 如何與此通路互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心臟衰竭住院患者新發心房顫動(AF)的影響。分析了3,953名無AF病史的患者,結果顯示18.2%在一年內發展為AF。使用SGLT2i的患者AF風險顯著降低(風險比0.69),且在不同類型的心臟衰竭中均有此現象。Kaplan-Meier生存分析顯示,使用SGLT2i的患者AF無事件生存率較佳,且發生AF的患者中,SGLT2i使用者的發生率較低,AF發作時間也延遲。總體而言,SGLT2i療法能顯著降低HF住院後發展AF的風險。 PubMed DOI

心房顫動(AF)在心衰竭(HF)患者中很常見,雖然導管消融有效,但AF仍可能復發。研究顯示,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的HF患者,AF復發率顯著低於未使用者(20.0%對38.5%)。多變量分析顯示,SGLT2i與降低復發風險有關(風險比:0.38)。此外,SGLT2i組的復發率也低於心房頻脈/顫動的復發率。這表明SGLT2i可能對接受AF消融的HF患者有益,能有效降低心房心律失常的復發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心房顫動(AF)與心臟衰竭(HF)患者的關聯,特別是SGLT2抑制劑的影響。研究分析了260名HF患者,結果顯示接受SGLT2i治療的患者,心房顫動的發生率較低。這強調了SGLT2抑制劑在心血管健康上的潛在好處,建議其可能有助於延遲HF患者中AF的發作,對預防併發症具有重要意義。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