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急性腎損傷(AKI)在住院病人中相當普遍,會增加病人發病率和死亡率。為了改善病人預後,應該重視早期識別和預防AKI的惡化,而不僅僅是管理已確診的病例。識別高風險病人能有效減少住院天數和資源浪費。雖然動態風險評分和新生物標記有助於早期檢測,但仍需進一步驗證。限制腎毒性藥物的使用和早期諮詢腎臟科能降低AKI的發生率,這些策略需根據臨床情況謹慎應用,並在各機構內進行驗證,以確保其有效性和成本效益。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人工智慧(AI)在腎臟科,特別是預測住院急性腎損傷(AKI)方面的應用逐漸增多。近期的進展促使多種AI技術發展,提升了不同醫院對AKI的檢測能力。這篇綜述探討了AKI風險預測的演變,對比傳統靜態風險評估模型與新興的AI方法。雖然目前對這些AI模型在臨床應用及病人結果的數據仍有限,但文章對AI在AKI檢測和管理的未來持樂觀態度。 PubMed DOI

兒童急性腎損傷(AKI)是個大問題,可能帶來不好的後果。報告說要更快、更好地診斷AKI,強調現有和新工具的重要性。建議將這些工具用在臨床上,並探討兒童AKI的高風險因素、即時風險評估和決策支援的好處,還有重要的AKI亞型。報告提到了需要更多研究,以改善兒童AKI的診斷和治療。 PubMed DOI

急性腎臟疾病(AKD)是急性腎損傷和慢性腎臟疾病之間的重要階段,發生率高達33.6%,通常在急性腎損傷後出現。AKD有可能在沒有先前急性腎損傷的情況下發展,增加患者患上慢性腎臟疾病、需透析和死亡的風險。生物標記和亞型可協助預測AKD的預後。建議運用“KAMPS”方法(腎功能檢查、倡導、藥物、壓力、生病日常規程)來處理AKD,其中“MAND-MASS”強調在急性疾病期間調整藥物。最佳實踐是組建多學科團隊,包括腎臟科醫師、藥師、營養師、健康教育者和護士,以實施KAMPS。雖然有關AKD治療的證據有限,但潛在的藥物如ACE抑制劑、ARBs、MRAs、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可能改善結果。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提升AKD患者的護理水準。 PubMed DOI

傳統的急性腎損傷(AKI)分類有限,透過生物標誌辨識預測性靶點,可更深入了解AKI病理生理,制定特定治療靶點,提升個人化護理。生物標誌可協助區分不同風險和量身訂製治療策略,重新定義AKI並加強臨床管理。新生物標誌有助預測亞臨床和持續性AKI,引導急性透析決策,辨識AKI亞型。結合生物標誌和亞型分類的管理方法,促進研究與臨床間的連結,快速準確辨識和治療AKI。早期應用腎臟生物標誌進行AKI檢測和護理捆綁,比單獨護理捆綁更有效,邁向精準醫療邁出重要一步。 PubMed DOI

住院期間的急性腎損傷(AKI)會顯著提高併發症和死亡率風險。研究分析了56,820名成人患者的數據,發現24.5%的患者有AKI,其中只有3.3%被正確診斷為完全AKI,68%的AKI病例未被檢測到。與完全AKI患者相比,未檢測的AKI患者年齡較輕、合併症較少,死亡率也較低。這項研究強調了住院患者中AKI識別的差異性及未檢測病例的普遍性,顯示準確診斷AKI對改善患者結果的重要性。 PubMed DOI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隨機對照試驗中,風險導向的介入措施顯著改善了急性腎損傷(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情況。研究針對住院成人患者,將他們分為介入組和常規護理組。介入組使用風險指數評估患者,並根據風險提供不同的護理。結果顯示,介入組中有28%的患者接受了建議的治療,顯著高於常規組的3%。雖然高風險患者的治療遵循率提升,但介入組中高鉀血症的發生率也較高。總體而言,這項研究顯示風險導向的介入能有效提升高風險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腎功能快速下降的臨床狀況,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了解AKI的機制對於發現新生物標記和治療選擇非常重要。近期技術進展,如組學、影像學、奈米醫學和人工智慧,增進了我們對AKI的認識,並揭示了潛在的治療方案。這篇綜述將介紹這些創新方法的最新發展及其在改善AKI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找出能預測急性腎損傷(AKI)後慢性腎病(CKD)長期風險的臨床變數和生物標記。研究分析了723名住院AKI患者的數據,使用機器學習技術預測三年內的重大不良腎事件(MAKE)。結果顯示,28%的患者在三年內發生MAKE,且預測模型表現良好。重要的預測因子包括白蛋白尿和利尿劑使用。研究結論指出,結合臨床數據和生物標記能有效識別高風險患者,促進個性化護理,改善長期結果。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常見且複雜的健康問題,尤其在低中收入國家更為普遍。它可能導致短期內的死亡率上升、併發症增加、住院時間延長及高昂的醫療費用。長期來看,AKI可能引發慢性腎病、腎衰竭及心血管疾病,甚至提高死亡風險。雖然有些預防和治療策略,但護理主要還是以支持性措施為主,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處理。對於從AKI中恢復的患者,建議進行長期隨訪,但最佳的護理模式仍待確定。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複雜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在住院病人中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這篇綜述提出了10個實用策略來管理和預防醫源性AKI,主要建議包括: 1. **識別高風險患者**:利用數據和生物標記篩選。 2. **認識診斷限制**:了解現有診斷標準的不足。 3. **實施新生物標記**:檢測亞臨床AKI。 4. **預防措施**:改善血流動力學,減少腎毒性藥物。 5. **管理重度AKI**:提供腎臟替代療法指導。 6. **呋塞米壓力測試**:識別需腎臟替代療法的患者。 7. **監測長期結果**:注意AKI後的腎功能變化。 遵循這些策略可減少醫源性AKI的發生,改善病人健康。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