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在神戶大學醫院進行,探討0.9%氯化鈉(生理食鹽水)和平衡晶體液對接受腎臟活檢的兒童影響。研究期間為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參與者年齡1到19歲。結果顯示,兩組均未出現低鈉血症,血清鈉水平相似(生理食鹽水138.7 mEq/L vs. 平衡晶體液138.9 mEq/L)。不過,生理食鹽水組的血清氯化物顯著增加,碳酸氫根濃度較低。總體而言,兩種液體均有效預防低鈉血症,臨床意義差異不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指出,小朋友罹患糖尿病酮酸中毒時,脫水情況可能被高估,導致過度靜脈輸液,進而加重急性腎損傷。過度補液和高氯血症可能延遲腎功能恢復,而初始腎損傷嚴重程度與腦水腫有關。改善液體處置方案或許有助於改善腎損傷恢復,減少長期併發症。 PubMed DOI

研究指出,小朋友接受腎移植後,使用Plasma-Lyte-148或標準靜脈輸液治療效果相近。雖然Plasma-Lyte-148較易引起高鈉血症,但調整輸液次數較少,且較少出現其他血液問題。兩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相似。總結來說,Plasma-Lyte-148對急性低鈉血症影響不大,但在輸液管理和電解質平衡方面有些優勢。 PubMed DOI

住院兒童常需靜脈輸液,應避免過度使用氯化鈉溶液,以免引起負面影響。平衡溶液可能更安全,但需因應患者需求量身定制輸液療法。 PubMed DOI

小兒腎移植手術中,靜脈輸液療法至關重要。平衡使用低滲透壓液體可減少電解質失衡風險,如0.45%氯化鈉引起低鈉血症,0.9%氯化鈉引起高氯血症和酸中毒。使用平衡液(如Plasma-Lyte 148)有助於減輕這些風險。 PubMed DOI

一項研究比較了在危重病患中生理食鹽水注射液和平衡溶液(Plasmalyte®)的效果。生理食鹽水注射液導致血清氯離子增加、強離子差和鹼餘量減少,以及更多的高氯血症病例。兩組之間在尿液輸出量、血壓或血管收縮劑需求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英國和澳洲的重症監護病房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的患者的體液平衡情況。他們發現,大多數患者主要通過淨超濾達到負體液平衡。在72小時後仍有正體液平衡的患者病情更嚴重,死亡率更高。對這些患者進行針對早期負體液平衡的試驗可能具有挑戰性。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對於患有透析期高血壓的病患,使用低鈉透析液(137mEq/L)相較於標準鈉液(140mEq/L),能有效降低血壓水平,包括透析前後的血壓。此外,低鈉液還能減少透析期血壓、透析前後體重變化和肺部超聲B線。因此,低鈉透析液可能是治療透析期高血壓的有效非藥物方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接受慢速低效率透析(SLED)的重症急性腎損傷(AKI)患者中,鈉(Na)變化對死亡率的影響。研究納入100名鈉異常患者和51名正常鈉患者,結果顯示鈉異常患者的死亡率高達53%。特別是,嚴重高鈉血症的死亡率達75%,而嚴重低鈉血症為68.6%。研究發現,SLED過程中鈉水平變化超過10 mEq/L與死亡率增加有顯著關聯,尤其在輕度鈉異常和正常鈉患者中。透析前的pH值及鈉水平差異等因素是預測鈉變化的重要指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在重症監護病房(ICU)中,使用5%葡萄糖溶液取代0.9%氯化鈉作為靜脈藥物稀釋劑,對COVID-19患者高鈉血症的影響。研究納入265名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入住ICU的成人患者,結果顯示轉用5%葡萄糖後,平均鈉水平降低,重度高鈉血症的發生率顯著下降(葡萄糖組6.6%,氯化鈉組20%)。這顯示5%葡萄糖可能有助於預防高鈉血症,未來需進一步研究其臨床意義。該試驗已在德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登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在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期間,早期及高劑量碳酸氫鈉對合併敗血症的癌症患者急性腎損傷(SAKI)的影響。研究涵蓋88名重症監護病房(ICU)患者,結果顯示早期CRRT和高劑量碳酸氫鈉能顯著降低28天死亡率,早期高劑量組的死亡率僅15.0%,且休克逆轉率達80.0%。這些結果顯示早期及高劑量碳酸氫鈉可能改善SAKI患者的預後,但仍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