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透過多中心的非劣效性試驗,探討住院病人血流感染的抗生素治療最佳持續時間。共3608名病人隨機分為7天或14天的治療組。結果顯示,7天組的死亡率為14.5%,14天組為16.1%,顯示7天治療在死亡率上不劣於14天,差異為-1.6個百分點。雖然部分病人接受的治療時間超過分配,但整體結果未受影響。總結來說,對於住院血流感染病人,7天的抗生素治療方案同樣有效,顯示較短的治療課程可能已足夠。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透析病患中感染是重要死因之一,尤其在年長及接受腹膜透析者。1980-2018年澳紐研究指出感染相關死亡佔12%,風險雖有下降,仍高於一般人口。 PubMed DOI

腹膜透析中的腹膜炎對腎臟科醫師是挑戰。研究發現,給予PDRP患者頭孢他啶和頭孢唑林的藥物治療,可提高血液中的藥物濃度,確保有效治療。每天兩次治療5天,然後每天一次治療9天,對無尿PDRP患者可能有效。 PubMed DOI

一項在59家美國社區醫院進行的研究發現,使用電腦提示來建議對於低風險多重抗藥性感染的患者使用標準抗生素,可以減少對於尿路感染不必要的廣效譜抗生素的使用。這種方法並不會影響病人的安全結果,例如住院時間或轉入加護病房的次數。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在美國59家社區醫院中,使用電腦提示可降低非危重肺炎患者不必要使用廣效抗生素的比例。透過CPOE提示,患者在住院的前3天內不必要使用廣效抗生素減少了28.4%。研究顯示,採用這樣的策略有助於減少抗生素濫用,並不影響患者安全。 PubMed DOI

研究比較持續輸注與間歇輸注抗生素對敗血症患者的影響,結果顯示持續輸注組的臨床治癒率較高,但死亡率差異不明顯。這項試驗涉及7,000多名危重病成年人,跨越104個國家的重症加護病房進行。未來需進一步研究確認持續輸注對這類患者的潛在好處。 PubMed DOI

長時間連續輸注β-內酰胺類抗生素可能有助於降低敗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死亡風險。一項綜合18個臨床試驗的研究指出,這種輸注方式與較低的90天死亡率、減少ICU死亡率和增加臨床治愈率有關。因此,在處理ICU敗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時,應該考慮將長時間連續輸注視為標準護理方式。 PubMed DOI

腹膜透析的兒童中,革蘭氏陰性腹膜炎可能引發嚴重問題。研究顯示,大部分病例對治療反應良好,82%康復。治療成功受細菌對抗生素敏感性和疼痛程度等因素影響。風險因素包括嚴重疼痛、偽單胞菌感染和抗藥性。對抗偽單胞菌感染,單一或雙重抗生素治療皆有效。個人化、考量當地抗藥性數據的治療調整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在尼日爾的鄉村進行了一項研究,評估每年兩次分發azithromycin對兒童死亡率的影響。研究顯示,1到59個月大的兒童接受azithromycin後,死亡率顯著低於安慰劑組,降低了14%。不過,對1到11個月大的嬰兒則未見明顯效果。研究中僅報告五起嚴重不良事件,各組之間差異不大。結論指出,對年長兒童分發azithromycin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但對嬰兒的策略需再評估,並建議持續監測抗藥性問題。 PubMed DOI

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針對重度低氧血症患者,比較每天24小時與15小時的長期氧氣治療效果。研究招募241名患者,結果顯示兩組在住院或死亡風險上無顯著差異,事件發生率相似(每100人年124.7 vs. 124.5)。危險比為0.99,顯示24小時治療並未提供額外好處。因此,對於重度低氧血症患者,每天24小時的氧氣治療並不比15小時的治療更有效。 PubMed DOI

這項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了兒童尿路感染(UTIs)抗生素治療的最佳持續時間,特別是短期療程(2到5天)與標準療程(7天或更長)的比較。分析納入12項隨機對照試驗,涉及1,442名主要為女性的兒童,平均年齡5.9歲,最常見的病原體為大腸桿菌。 主要發現顯示,對於發燒性尿路感染,標準7天治療的治癒率顯著高於短期療程;而無發燒的情況下,兩者治癒率無顯著差異。對於有尿路異常的兒童,兩種療程的失敗率也無顯著差異。結果顯示短期治療對無發燒的兒童有效,但發燒性尿路感染的最佳治療時間仍需進一步研究。該研究已在PROSPERO平台註冊。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