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針對無法使用抗凝劑的血液透析(HD)患者,建立並驗證了一個凝血風險預測模型。研究分析了164名患者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的299次HD數據,找出凝血的風險因素。結果顯示,無抗凝劑HD的凝血發生率為35.1%,主要風險因素包括血小板、紅血球比容、透析液類型及年齡。預測模型的AUC為0.76,顯示出良好的臨床效用,能幫助評估這些患者的凝血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針對自體動靜脈瘻管(AVF)發生血栓的風險,開發並驗證了機器學習模型。研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血液透析中心進行,涵蓋270名患者,時間範圍為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結果顯示,105名患者出現AVF血栓,52.6%的AVF患者有長期併發症,血栓最為常見。研究開發了五種機器學習模型,評估結果顯示其預測AVF血栓風險的準確性高,對早期臨床介入有幫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且未使用抗凝劑的患者,預測電路凝固的風險,特別是對有出血風險的患者。研究分析了212名患者的數據,並根據CRRT開始後24小時內的凝固事件分為高風險和低風險組。使用八種機器學習方法,集成學習模型的預測性能最佳,AUC達0.863,隨機森林模型則為0.819。關鍵因素包括血小板計數、過濾分數和三酸甘油脂。研究顯示,這模型可協助醫生制定個性化治療策略,改善患者結果並降低醫療成本。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CHA2DS2-VASc評分在預測慢性腎病(CKD)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率的有效性。研究分析了237名巴西薩爾瓦多的患者,結果顯示評分大於2的患者死亡風險顯著較高,未調整的全因死亡風險比為2.05,心血管死亡風險比為3.53。即使調整多項因素後,這些結果仍然成立。研究團隊還開發了修訂版CHA2DS2-VASc評分,顯示其在預測MHD患者死亡風險方面的潛在應用價值。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跌倒風險因素,並開發了一個預測模型來識別高風險個體。研究追蹤了871名來自成都市九家醫院的老年患者,跌倒發生率為31.96%。透過多變量邏輯回歸,識別出年齡、性別、視力障礙、低血壓、認知障礙和憂鬱症等獨立風險因素。該預測模型經過驗證,顯示出良好的預測性能,能幫助醫生早期識別高風險患者,減少跌倒相關傷害。 PubMed DOI

面臨腎衰竭的病人在接受維持性透析時,面臨中風和出血的風險。為了評估現有預測模型的有效性,進行了一項系統性回顧,納入截至2024年1月12日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有八項研究符合標準,但並未找到專門針對透析病人的中風預測模型,僅有兩項針對出血風險的評分。常用的評分系統在透析人群中表現不佳,顯示目前的預測模型不足,因此亟需開發新的風險評分系統以改善臨床決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個風險模型,利用心電圖(ECG)結果來預測接受血液透析(H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研究涵蓋454名患者,期間從2008年到2021年。研究人員透過多變量Cox回歸分析找出關鍵預測因素,如年齡、血清白蛋白、中風病史、心房顫動及QT間期。隨訪三年中,21.5%的患者去世,預測模型的曲線下面積(AUC)達0.83,顯示良好區分能力,並能早期識別高風險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療策略。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重症監護病房(ICU)病人中很常見,且與高 morbidity 和 mortality 相關。因為目前沒有針對 AKI 的特效藥,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成為主要治療。本研究建立並驗證了一個預測重症 AKI 病人在接受 CRRT 後 90 天死亡率的模型。研究分析了1121名病人的數據,並利用Cox比例風險回歸開發了預測模型,包含七個預測因子。模型在訓練組和驗證組中表現良好,能有效識別高風險患者。 PubMed DOI

本研究評估了2021至2023年間在西華醫院接受區域檸檬酸抗凝治療(RCA)進行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的患者中,檸檬酸累積(CA)的風險。分析了1,259名患者,訓練組CA發生率為16.2%,驗證組為16.7%。研究團隊透過二元邏輯回歸建立風險預測模型,並創建列線圖,顯示良好預測準確性。模型對識別高風險患者具臨床實用性,成功幫助醫師在RCA-CRRT過程中識別CA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四家醫院的資料,開發並驗證一個機器學習模型,能預測洗腎病人心臟瓣膜鈣化的風險。模型根據五個臨床指標建立,最後發現邏輯迴歸的表現最穩定。這工具有助於早期發現高風險患者,提升洗腎病人心臟瓣膜鈣化的篩檢和管理效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1,016位洗腎病人,開發了一個預測自體動靜脈瘻管血栓風險的工具。研究發現五個重要風險因子,包括hs-CRP、導管使用史、洗腎時間、瘻管狹窄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模型預測準確度高(AUC約0.82),能幫助醫師評估病人血栓風險。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