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骨保護素(OPG)水平與慢性腎病(CKD)患者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的關聯。研究中1,130名CKD患者根據OPG水平分為四個四分位數,並在基線及四年後測量冠狀動脈鈣分數(CACS)。結果顯示,OPG水平與CACS呈正相關,且OPG最高的患者在四年間CAC進展風險顯著增加,調整後比值比為3.706。研究結論指出,OPG水平升高可能成為透析前CKD患者心血管風險的生物標記。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病(CKD)早期可能會有血管問題,導致心臟風險增加。研究發現CKD患者的生物標記如sCD14、ANG和OPG比健康人高。sCD14和OPG水平與動脈硬化有關,且隨時間增加。需要進一步研究早期治療對CKD患者心臟健康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對慢性腎病(CKD)成人心血管疾病(CVD)、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1,310名參與者,發現32.5%無基線CAC的參與者出現新發CAC,35.3%有基線CAC的參與者顯示進展。結果顯示,新發CAC與CVD風險增加2.42倍、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82倍;進展性CAC則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73倍有關。研究強調CAC進展在CKD患者中與心血管風險的關聯,但也指出了一些限制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接受透析前的韓國慢性腎病(CKD)成年人中,他汀類藥物與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的關係。研究分析了1,177名參與者的資料,發現38%使用他汀,四年後52%顯示CAC進展,其中他汀使用者的進展率為58.3%,非使用者為41.7%。他汀使用者的CAC進展比值比為1.78,顯示出顯著關聯。研究結論指出,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與CAC進展獨立相關,建議需進一步研究其意涵。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液中骨保護素(OPG)和核因子κB配體(RANKL)與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通路血栓形成的關聯。研究持續五年,納入333名患者,發現AV通路血栓形成率為22.2%。Cox回歸分析顯示,AV通路類型、C反應蛋白及OPG水平是血栓風險的重要預測因子。特別是高OPG水平與AV瘻管血栓風險增加有強烈關聯,而C反應蛋白升高則與AV移植物的血栓形成相關。總結來說,OPG升高是AV通路血栓形成的重要風險因子,尤其在使用AV瘻管的患者中。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心血管問題風險增加有關,傳統風險因素無法完全解釋。研究調查了CKD第1至第3期患者的腎功能下降與頸動脈斑塊面積進展的關係,對328名患者進行了約16個月的監測。結果顯示,腎功能惡化與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有顯著反向關係,且這一現象不受傳統風險因素影響。中度至重度CKD患者的斑塊面積顯著增加,顯示非傳統機制可能影響動脈粥樣硬化。這強調了在CKD患者中需考慮超越傳統風險管理的因素。 PubMed DOI

這篇論文探討冠狀動脈鈣化(CAC)與慢性腎病(CKD)患者心血管風險之間的關聯,並強調其對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心血管死亡率的影響。研究針對425名非透析CKD患者,發現CAC是MACE和心血管死亡的重要預測因子,特別是當CAC評分超過300時,調整後的危險比為1.71。此外,低維生素D3或α-Klotho水平及高炎症和骨代謝標記會加劇風險。研究建議針對慢性炎症和礦物質代謝失調進行治療,以改善CKD患者的預後。 PubMed DOI

血管鈣化(VC)在慢性腎病(CKD)患者中相當普遍,並顯著提高心血管死亡風險。其潛在機制複雜,目前尚未完全了解。三甲胺N-氧化物(TMAO)作為一種腸道來源的尿毒素,似乎對血管鈣化的進展有影響。本文將探討TMAO的代謝、其與CKD患者血管鈣化的關聯,以及管理TMAO水平的潛在治療方法,旨在釐清CKD中血管鈣化的驅動機制,並提出改善患者預後的診斷與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骨-血管軸在慢性腎病(CKD)患者的血管鈣化(VC)管理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CKD-礦物質和骨骼疾病(CKD-MBD)的情境下。本研究指出骨代謝標記在尿毒症性VC中的關鍵角色,並強調骨骼作為內分泌器官的功能,透過分泌生物活性物質來調節全身代謝。這些物質促使血管平滑肌細胞轉變為成骨細胞,影響血管重塑。管理CKD-MBD的目標是減少sclerostin的產生,以限制血管鈣化的進程。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老年人血漿骨橋蛋白(pOPN)水平與健康結果的關聯,特別是性別差異。研究對象為2013名75歲以上的門診病人,主要發現包括: 1. **死亡率**:較高的pOPN水平與女性的全因死亡率增加有關,危險比為1.84,顯示其為重要預測因子。 2. **預測價值**:將pOPN納入模型後,對死亡預測準確性提升,但僅在女性中顯著。 3. **心血管事件**:未發現pOPN與重大心血管事件有顯著關聯。 4. **腎功能下降**:pOPN增加與eGFR下降有關,女性下降幅度更大。 總之,評估pOPN水平可幫助識別面臨較高健康風險的老年女性。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礦物質骨骼疾病(CKD-MBD)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如骨脆弱和肌少症。了解新的治療方法對應對尿毒症的影響至關重要。骨橋蛋白(OPN)是一種參與多種生物過程的蛋白,可能在不同系統中扮演連結角色。OPN在CKD中與骨礦化和重塑有關,並與甲狀旁腺激素及FGF23互動。在嚴重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CKD患者中,OPN水平上升與功能不佳和炎症有關,手術後可能改善。未來研究可進一步確認OPN作為生物標記的潛力,幫助提升CKD-MBD的治療策略。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