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小兒慢性腎病(CKD)的管理對孩子及家庭來說非常具挑戰性,需要家庭積極參與醫療過程。本研究調查了CKD兒童及其照顧者的健康素養、網路使用情況及對醫療提供者的信任,並與健康狀況正常的兒童進行比較。共85位照顧者和46位兒童參與調查,結果顯示CKD兒童的照顧者健康素養感知低於照顧健康兒童的照顧者,顯示健康素養在CKD兒童治療中應被重視,尤其在過渡到成人護理時。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在低收入環境中,缺乏腎臟學專家,導致醫療資源不足。相較之下,高收入環境提供更規範化、高效的服務。儘管管理腎臟疾病基本原則相似,但需根據不同年齡段和環境量身定制方法。預防、早期診斷和干預對於管理症狀和併發症至關重要。了解差異和相似之處,提供實用指導,專注於患者的福祉是關鍵。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疾病(CKD)的青少年容易有焦慮和抑鬱問題,數位媒體使用、家庭問題和特定網路活動都可能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建議對這群脆弱的青少年進行早期精神科評估和追蹤護理,以支持他們的心理健康。 PubMed DOI

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照顧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的兒童的照護者承受著高度的壓力和財務負擔,因為他們需要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一項研究指出,這些照護者在面對災難性的醫療開支時負擔沉重。研究發現,患有晚期腎病的兒童的照護者負擔更重,需要社會支持來幫助減輕他們的負擔。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健康素養、自我效能和慢性腎臟疾病(CKD)患者飲食品質之間的關係。參與者為CKD 3a-5期的患者,使用各種量表和問卷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和健康素養的某些方面與CKD患者的飲食品質有關。提高自我效能和健康素養可能有助於增強該人群對高品質飲食的依從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對兒童生長失敗的影響,涵蓋了120名兒童、250名父母和445名健康專業人員的觀點。研究指出五個關鍵主題:心理健康下降、生活參與受限、應對症狀和治療挑戰、促進及時介入的重要性,以及平衡生長與健康的優先事項。這些結果顯示,對CKD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社會支持是非常必要的,以幫助他們應對生長障礙帶來的多重挑戰。 PubMed DOI

研究顯示,雖然女性在慢性腎臟病(CKD)第3至第5期的發生率較高,但男性在腎臟替代療法的啟動和治療中仍佔主導。透過問卷調查783名患者和98名照顧者,結果發現63.1%的女性認為女性在健康管理上表現較好,男性則為56.1%。不過,無論性別,絕大多數患者和照顧者都認為治療上對所有腎病患者是平等的,並未發現基於性別的治療差異。整體來看,兩性都認同女性在健康維護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優勢。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掌握你的腎臟」(GoYK)介入措施,針對健康素養有限的慢性腎病(CKD)患者。研究涵蓋147名患者及48名醫療專業人員。介入組接受GoYK,對照組則為標準護理。 結果顯示,自我管理和患者參與度無顯著變化,但介入組的高血壓患者比例較低,且在生活方式改變的討論中更活躍。醫療諮詢質量也有所提升,專業人員運用健康素養策略更有效。 總體來看,患者和專業人員皆認為GoYK有益,顯示提升CKD患者護理的潛力,建議進一步研究類似介入措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來自社會經濟弱勢及澳洲偏遠地區的慢性腎病(CKD)兒童照顧者對醫療服務的看法。透過對32位照顧者的訪談,發現六個主要主題:缺乏主動權、對醫師信任喪失、組織僵化、照顧負擔加重、家庭壓力加劇,以及建立韌性與穩定性。照顧者在獲取醫療服務時感到無能為力,顯示出改善社會經濟和地理劣勢家庭醫療服務獲取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強調了照顧腎病兒童的照顧者所承受的常被忽視的負擔,使用小兒腎臟照顧者負擔量表(PR-CBS)進行評估。研究在一所小兒科醫院進行,分析了三組照顧者的負擔:透析中的兒童、腎臟移植早期及晚期的兒童。結果顯示,透析兒童的照顧者負擔較重,總分為160,而移植後的為117,雖然差異不顯著。研究呼籲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以深入了解小兒腎病照顧者的負擔。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的兒童和青少年面臨嚴重的心理健康挑戰,特別是憂鬱症,這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治療依從性。研究分析了來自53個國家的120名兒童和250名照顧者的意見,發現五大主題:身份認同掙扎、健康不確定性擔憂、職業機會失望、醫療創傷痛苦及缺乏支持的絕望。這些結果顯示CKD患者的脆弱性,強調需要改善心理支持策略,幫助他們應對恐懼和生活干擾。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