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感染前肝功能與感染後死亡率的關聯,特別針對感染SARS-CoV-2 Omicron變異株的血液透析患者。分析847名患者的數據後發現,11.6%在感染後死亡,主要集中在感染後一個月內。去世者多為年長男性,且糖尿病和腫瘤發病率較高。研究指出,AST水平升高、AST/ALT比率高及前白蛋白低是獨立預測死亡風險的因素,強調在管理這些患者時,監測肝功能的重要性,以改善預後並降低死亡率。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針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COVID-19患者,因為他們面臨高風險。研究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進行,對確診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並將其分為訓練組和驗證組。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慧分析胸部CT及臨床數據,找出關鍵預後因素,如年齡、糖尿病等。最終開發出一個預測工具,能有效預測患者在14天和28天後的結果,對臨床醫生管理這類患者的COVID-19有幫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紅血球分佈寬度(RDW)與單核細胞百分比(Monocyte Percentage)的比率(RMR)對慢性腎病(CKD)患者COVID-19預後的影響。研究期間為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共納入218名平均59歲的CKD患者,男性佔69.7%。90天內死亡率為24.8%。結果顯示,RMR的自然對數(lnRMR)是死亡的獨立風險因素,勝算比為3.01,且在不同亞組中均成立。lnRMR的預測能力良好,ROC曲線下面積為0.737,顯示其可作為識別高風險CKD患者的簡單指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對於接受透析的COVID-19患者預後的影響。分析了326名透析患者,發現21.5%在住院期間死亡。主要發現包括18.1%的患者肺部受累超過10%,且肺部受累超過2.7%、胸腔積液、結節性實變和斑片狀浸潤與死亡率增加相關。研究強調即使是輕微的肺部受累也可能提高死亡風險,建議特定CT特徵可作為預測患者結果的重要指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中國解除疫情管控後,血液透析(HD)患者感染COVID-19的風險因素。研究在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進行,納入858名HD患者,其中660名確診。結果顯示,年齡、透析前舒張壓、發燒等是COVID-19嚴重程度的獨立風險因素,而較高的血小板計數則是保護因素。死亡率方面,總鐵結合能力和疫苗接種狀況有助於降低風險。CT掃描顯示多數患者有肺部病變,研究強調HD患者對COVID-19特別脆弱,需早期識別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OVID-19疫情對瑞士透析患者的影響,分析了2014年到2022年間7,837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疫情前的死亡率從11.6%上升到疫情期間的14.2%。雖然SARS-CoV-2感染顯著提高死亡風險(HR 4.26),但疫情期間並未顯示死亡風險增加(HR 0.98)。這表示疫情控制措施對透析患者並未造成不利影響,為未來的健康政策提供了重要見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肝纖維化標記與同時患有慢性腎病(CKD)和冠狀動脈疾病(CAD)成人的生存率關係。分析了1999至2018年NHANES數據中1,192名患者,發現纖維化-4指數(FIB-4)、非酒精性脂肪肝評分(NFS)、Forns指數及AST/ALT比率等標記的高水平,與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風險顯著相關。AST/ALT比率的關聯性最強,且其預測準確性優於其他標記,顯示肝纖維化標記對CAD和CKD患者的死亡率評估具重要意義。 PubMed DOI

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面臨較高的COVID-19風險,且對疫苗反應不佳。一項針對55名HD患者的研究顯示,儘管大多數已接種至少兩劑疫苗,但在50週的追蹤中,中和抗體水平未見改善,且低於健康對照組。只有56%的患者在BA.1/2波後有陽性T細胞反應,抗體與T細胞反應不一致。曾感染COVID-19的患者抗體反應稍高,但T細胞反應無變化。研究強調需為這群脆弱患者更新疫苗及持續防範措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尿素氮與肌酸酐比率(BCR)對急性腎損傷(AKI)及COVID-19患者住院死亡率的影響。研究在上海瑞金醫院進行,納入567名平均75歲的COVID-19患者,其中17人發展為AKI,30人住院期間去世。結果顯示,AKI患者的BCR顯著高於非AKI患者,且BCR與AKI風險及死亡率呈正相關。研究確定38.9的BCR閾值可預測AKI,33.0的閾值則與死亡率相關,顯示BCR是識別高風險患者的有效指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SARS-CoV-2感染對腎臟移植受者的長期影響,分析了362名患者,分為COVID-19組和對照組。結果顯示,COVID-19顯著影響移植物功能,尤其是重症患者。高血糖和低血紅素與重症肺炎有關,而使用他克莫司的患者重症風險較低。某些臨床指標如咯血和淋巴細胞計數低,與不良預後相關。總之,COVID-19的嚴重程度與腎臟移植物預後呈負相關,強調了監測和管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在Omicron疫情之後的時期,對於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來說,若只是輕症的COVID-19感染,並**不會**顯著增加長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風險。這表示,對這個高風險族群來說,輕症COVID-19並不會帶來更差的長期預後。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