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14個國家40個中心的資料,針對802名接受以他克莫司為基礎的免疫抑制療法的小兒腎臟移植受者進行。參與者分為三個年齡組別:嬰幼兒、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結果顯示,嬰幼兒的感染率(80.6%)和住院天數(中位數13天)較高,而青少年則在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率(21.7%)上較高。研究強調根據年齡調整免疫抑制療法的重要性,並為未來新藥研究提供基準。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移植後兒童的住院情況,發現感染是主要原因。年紀較小、誘導治療以及先天性腎臟問題與更多次的住院有關。住院對長期腎功能有負面影響。預防住院可能有助於改善移植結果。 PubMed DOI

免疫老化會影響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增加感染風險及降低器官移植成功率。老年接受者需注意適當的免疫抑制治療。研究指出,使用 r-ATG 的腎移植患者拒絕率較低,但老年患者感染風險較高。調整治療強度,如減少 r-ATG 用量,對老年患者可能有助益。 PubMed DOI

腎移植是治療末期腎病的兒童的首選治療方法。雖然過去兒童的移植存活率較成人低,但現在已經相當。然而,兒童腎移植有獨特的考量,如接受者體型、病毒感染、生長問題、泌尿系問題和心理社會因素。本文討論了兒童和成人之間腎移植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從移植前的準備到移植後的併發症。 PubMed DOI

1990年至2020年的小兒腎移植研究指出,活體捐贈者的手術成功率高於死亡捐贈者。手術失敗風險因素隨時間變化,受者年齡、捐者年齡和透析次數影響結果。活體捐贈者可長期降低失敗風險,青少年前5年風險較高。研究建議考慮捐贈者和受者年齡對結果影響。 PubMed DOI

BK多瘤病毒(BKV)感染對兒童腎臟移植的存活率影響重大。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研究分析了217名兒童患者,發現13.4%在移植後約5.8個月出現BKV感染,其中3.6%進展為BKV腎病,導致兩例移植物失敗。研究指出,BKVN患者的腎小管過濾率顯著低於未感染者。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年齡較小、先天性腎臟畸形及移植前CMV陰性。結果強調了對高風險兒童的監測重要性,以改善移植物的結果。 PubMed DOI

補體3腎小管病(C3G)和免疫複合體膜增生性腎小管炎(IC-MPGN)是罕見的慢性腎臟疾病,預後不佳,許多患者在十年內會進展至腎衰竭。研究顯示,55%的C3G或IC-MPGN兒童患者在腎臟移植後5年內會復發,移植物存活率僅61.4%,遠低於對照組的90%。雖然急性排斥反應的發生率相似,但使用針對補體的藥物eculizumab並未顯示有效。這強調了需要更有效的療法來應對這些疾病。 PubMed DOI

由歐洲兒童腎臟移植合作倡議(CERTAIN)進行的研究調查了抗體介導排斥反應(ABMR)在兒童腎臟移植受者中的情況。研究分析了337名受者的數據,發現新發供體特異性HLA抗體的累積發生率在五年內逐年上升,急性ABMR的發生率為10%。BK多瘤病毒相關腎病被認為是移植物功能不全的主要風險因素,超過其他排斥反應。這項研究強調了HLA-DSA和BKPyV腎病在兒童腎臟移植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即釋型他克莫司(Tac IR)與延釋型他克莫司(Tac ER)對腎臟移植患者血壓控制的影響。高血壓是他克莫司的常見副作用,研究分析654名腎臟移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Tac IR組的平均年齡較高,且使用Tac ER的黑人患者比例較高,但兩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並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Tac ER與Tac IR在慢性血壓控制上效果相似。 PubMed DOI

移植後淋巴增生性疾病(PTLD)是一種因免疫抑制治療而引發的嚴重併發症,與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V)感染有關。利妥昔單抗可用於消耗EBV儲存的B淋巴細胞,雖然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常用,但在固體器官移植中的應用尚未確立。針對65名兒童腎臟移植受者的研究顯示,11%的患者出現無症狀的EBV陽性,且大多數在移植前為EBV陰性。這些患者經利妥昔單抗治療後,EBV PCR均達到清除,顯示此療法對於預防PTLD是安全且有效的。 PubMed DOI

在腎臟移植受者中,BK多瘤病毒相關腎病會影響移植物存活率。標準治療是減少免疫抑制來清除BKPyV-DNA,但這可能增加排斥風險。國際CERTAIN研究針對195名兒童KTR進行評估,結果顯示BKPyV-DNAemia會使晚期T細胞介導的排斥反應、供體特異性HLA抗體及移植物功能惡化的風險增加超過兩倍。研究建議在減少免疫抑制期間,應定期篩檢供體特異性抗體並密切監測移植物功能。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