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評估了daratumumab(抗CD38單克隆抗體)在高敏感度腎臟移植候選者中的安全性與療效。研究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專注於安全性,第二階段則測試固定劑量的去敏感化效果。共23位患者參加,安全性分析顯示有四例嚴重非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及36例輕微治療相關不良事件,主要是輸注反應。雖然抗HLA抗體在三個月時顯著減少,但效果短暫,十二個月後又回到基線。整體而言,daratumumab在腎臟移植去敏感化的應用上仍有其限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探討使用isatuximab治療腎移植候選人,對CD38抗體具潛力降低排斥風險。結果顯示isatuximab耐受性佳,可減少有害抗體,對脫敏化有助。雖對多數患者有效,但不是所有人抗體達標。對等待腎移植的高敏感患者,isatuximab或許是潛力脫敏化選擇。 PubMed DOI

研究發現使用CD38單株抗體felzartamab治療腎移植患者的抗體介導性排斥反應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接受6個月的治療後,觀察6個月,結果顯示felzartamab安全性高,部分患者有輕微反應。Felzartamab比安慰劑更能解決排斥反應,且副作用較少。研究指出,felzartamab可能成為治療此類反應的選項。 PubMed DOI

抗體介導的排斥反應(ABMR)對實體器官移植的長期成功造成挑戰,主要因為供體特異性抗體(DSA)增加了排斥風險。目前尚無有效治療ABMR的方法,顯示出創新策略的必要性。細胞治療,特別是基因工程的嵌合HLA抗體受體(CHAR),是一個有前景的方向。三個實驗室已開發CHAR-T細胞,這些改造的人類T細胞能針對並消除產生DSA的B細胞。這種方法可能成為針對ABMR的去敏感化治療方案。 PubMed DOI

HLA 敏感化在實體器官移植中造成重大挑戰,影響移植成功率及存活時間。目前對 HLA 抗體的治療效果不佳,顯示預防 HLA 敏感化的重要性。雖然慢性腎病患者的貧血管理進展可能減少紅血球輸血需求,但研究仍顯示輸血是必要的,尤其在腎臟移植手術期間。可惜的是,大多數腎臟移植登記系統未追蹤輸血的相關數據,限制了臨床指導的證據。本篇綜述旨在更新有關輸血引起的 HLA 敏感化知識,並強調腎臟移植中需建立患者血液管理指導方針。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強調根據免疫風險調整腎臟移植的誘導療法。研究分析了157名首次接受活體捐贈的腎臟移植受者,特別關注96名HLA配對較低的個體。這些受者分為兩組:一組接受basiliximab治療,另一組則接受ATG和basiliximab的組合治療。結果顯示,組合治療的早期急性細胞排斥反應發生率較低(9.1%),而僅接受basiliximab的組別為23.9%。年齡被認為是排斥的預測因子。總體而言,雙重誘導策略有效降低早期排斥反應,且不影響患者安全。 PubMed DOI

Imlifidase 已獲得批准用於去敏感化高度敏感的成人腎臟移植候選者,這些候選者對已故捐贈者的交叉配對檢測結果為陽性。報告中提到的9位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所有人都至少隨訪了3個月。這些患者的cPRA值均在98%以上,且平均透析時間為123個月。治療後,所有患者的交叉配對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雖然有部分患者在移植後出現DSA反彈,但整體而言,imlifidase在這些高度敏感的候選者中顯示出可接受的短期療效與安全性。 PubMed DOI

Daratumumab是一種抗CD38單克隆抗體,最近在一項針對高風險潛伏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顯著效果。研究中390名患者接受皮下注射daratumumab或主動監測,結果顯示daratumumab能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51%。五年無進展生存率為63.1%,整體生存率達93.0%。雖然有些患者出現高血壓等不良事件,但整體安全性可控。這項研究顯示daratumumab對於此類患者的治療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在腎臟移植受者中,利用供體來源的游離DNA(dd-cfDNA)來監測新發供體特異性抗HLA抗體(dnDSA),以便早期診斷抗體介導排斥反應(AMR)。在40名受試者的隨機臨床試驗中,dd-cfDNA指導的活檢組診斷AMR的時間顯著早於對照組(中位數2.8個月對比14.5個月)。dd-cfDNA的監測顯示出77%的正向預測值和85%的負向預測值,顯示其在AMR診斷中的有效性。該研究已註冊於NCT04897438。 PubMed DOI

腎臟移植中的抗體介導排斥反應治療仍然困難,因為缺乏有效方案。傳統的rituximab療法無效,因為長壽命的漿細胞不表達CD20。相對地,抗CD38單克隆抗體daratumumab在多發性骨髓瘤中顯示出潛力,初步研究也顯示其對心臟和腎臟移植的抗體介導排斥反應有希望。一名患者在接受rituximab後未見改善,改用daratumumab後,骨髓分析顯示CD38+漿細胞減少,且供體特異性抗體也減少。這顯示針對非癌症的排斥反應,使用高劑量可能不必要,應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以bortezomib為基礎的去敏感化療法(BOZ-DSZ)對高度敏感腎臟移植(KT)患者的效果,特別是活體捐贈者(LDKT)和已故捐贈者(DDKT)。20名患者中,LDKT的移植成功率高達92.9%,但53.8%在第一年內出現移植物排斥反應,皆成功治療。DDKT的成功率為50%,也有一例排斥反應。整體來看,BOZ-DSZ對於這些患者來說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的去敏感化方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