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針對接受乙醯水楊酸(ASA)治療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分析哪些特徵會增加出血風險。研究對900名不依賴透析的CKD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9.1%的患者發生重大出血,主要是消化道出血。發現年齡是出血的主要預測因子,出血患者平均76.5歲,未出血者則為74歲。這強調在評估CKD患者使用ASA的安全性時,年齡及心血管風險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胃腸道出血(GIB)是腎臟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項研究回顧發現,約有2.2%的慢性腎臟疾病(CKD)患者會出現GIB,而接受內視鏡檢查的患者則有較高的發生率。透析、年紀較大、糖尿病、潰瘍和肝硬化等因素會增加GIB的風險。在CKD患者中,GIB與死亡風險增加兩倍有關。 PubMed DOI

這篇綜述文章討論了在透析患者中應用抗血小板藥物、抗凝劑和肝素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情況,重點放在相關的出血風險上。 PubMed DOI

研究發現2007-2017年間韓國ESKD和AF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血劑比例增加,尤其是直接作用口服抗凝血劑。使用者風險較低,無增加出血風險,特別對ESKD合併AF患者有益,可降低死亡、中風和心血管事件風險。 PubMed DOI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後的雙重抗血小板療法(DAPT)可考慮從3個月縮短至1個月,對高出血風險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研究發現,無論有無慢性腎臟疾病(CKD),1個月和3個月DAPT組的死亡或心臟病發作風險相似,1個月DAPT似乎有較少出血事件的趨勢。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不同阿斯匹靈使用模式對慢性透析(HD)患者合併周邊動脈疾病(PAD)臨床事件的影響。研究追蹤了758名2008至2012年間診斷為PAD的患者至2020年。結果顯示,持續高劑量使用阿斯匹靈的患者,其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最低,且在需要進行血管成形術或外科手術的風險上顯著較低。總結來說,對於合併PAD的HD患者,持續且高劑量使用阿斯匹靈有助於降低不良事件風險及改善長期預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慢性腎病(CKD)G3-5D期患者中合併心房顫動(AF)且使用口服抗凝劑(OACs)的主要出血風險因素進行調查。研究在瑞典進行,分析了2009至2018年間2453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每100名患者每年有8.9次主要出血事件。關鍵風險因素包括腎小管過濾率較低、以往腸胃道出血、充血性心衰竭、男性及血管疾病等。這強調了了解這些風險因素對於晚期CKD患者抗凝治療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進行了系統性回顧,分析慢性腎病(CKD)患者中血栓栓塞(VTE)的風險因素。研究團隊從多個資料庫中搜尋相關文獻,最終納入十四項研究。結果顯示,CKD的不同階段顯著提高VTE風險,特別是末期腎病的風險最高(OR: 3.68)。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女性、充血性心衰竭、心房顫動、冠狀動脈疾病及系統性紅斑狼瘡。透析方式也影響VTE風險,建議醫療人員應評估CKD患者的VTE風險。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面臨心血管問題風險,常需抗凝治療。本系統性回顧評估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s)與維生素K拮抗劑(VKAs)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涵蓋465,673名CKD患者。結果顯示,DOACs顯著降低重大出血事件(RR = 0.62),並與全因死亡率降低有關(RR = 0.63)。雖然DOACs在預防血栓栓塞事件的效果尚不明確,但相較VKAs,DOACs在降低出血風險及改善生存率方面可能更安全,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阿斯匹靈對慢性腎病(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出血風險的影響,對象為未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40至79歲成年人。研究比較了15,861名使用阿斯匹靈的患者與79,305名未使用者。結果顯示,阿斯匹靈使用者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略低,但未達統計意義;相對地,重大出血事件的發生率顯著較高,風險增加45%。因此,對於這類患者,使用阿斯匹靈進行初級預防需謹慎考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慢性腎病(CKD)患者中的藥物相關急性腎損傷(AKI)進行深入調查。分析顯示,在3,033名CKD患者中,21%報告有AKI,236例與藥物使用有關,28%被認為是可預防的。常見的相關藥物包括利尿劑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風險因素包括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及多藥物使用等。研究發現,27%的患者未能完全恢復,且一年內復發率為7%,腎替代療法15%,死亡率11%。這顯示藥物相關AKI在CKD患者中相當普遍,且與不良預後有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