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心理健康問題對未接受透析的慢性腎病(CKD)成人的影響,共有1,879名參與者。結果顯示,許多人有心理健康問題,如睡眠不足(17.4%)、主觀困擾(27.3%)、抑鬱症狀(13.2%)和自殺意念(16.8%)。心理健康不佳者的末期腎病(ESKD)風險高出46%,死亡風險高出55%。研究也指出年齡和性別會影響這些關聯,強調了CKD患者心理健康問題的普遍性及其對健康結果的影響。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疾病(CKD)患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關注,可能影響醫療結果和生活品質。評論探討了CKD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情緒障礙、焦慮等,並提出支持心理健康的干預措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臟疾病(CKD)持續時間與中國血液透析患者自殺風險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CKD持續時間越長,自殺風險就越高,即使考慮其他因素。當CKD持續時間介於63至94個月之間時,患有較短末期腎臟疾病(ESRD)或血液透析治療持續時間的患者自殺風險最高。這表明早期ESRD和血液透析治療與CKD患者的自殺風險有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臟疾病(CKD)患兒父母與健康兒童父母之間的育兒壓力、焦慮和抑鬱症狀。CKD患兒的父母報告了較高水平的壓力和焦慮。孩子的醫學共病和缺席學校等因素與父母的壓力水平較高有關。該研究建議,在兒科腎臟科部門提供的護理中應包括心理社會干預,以幫助減輕父母的負擔。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疾病(CKD)的青少年容易有焦慮和抑鬱問題,數位媒體使用、家庭問題和特定網路活動都可能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建議對這群脆弱的青少年進行早期精神科評估和追蹤護理,以支持他們的心理健康。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常感孤獨與社交隔離,這可能增加死亡率和心理健康問題。一項研究分析了來自25國1261名參與者的質性數據,發現六大主題:1. 疾病和治療限制社交活動;2. 對感染的擔憂加劇孤立感;3. 社會角色減少引發悲傷;4. 醫療中感到孤立和不確定;5. 自尊心受損影響人際關係;6. 感到被排斥和內疚。研究強調需介入措施以增強CKD患者的社交連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年長腎衰竭患者的認知功能、憂鬱症狀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之間的關係,共有403名65歲以上的病人參與。結果顯示,認知功能對心理HRQoL有正面影響,但對身體HRQoL影響不大。較低的認知功能與較差的心理HRQoL相關,且憂鬱症狀在其中扮演中介角色。研究建議針對認知障礙和憂鬱症狀進行介入,以提升這些患者的生活品質,並強調未來研究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顯示,腎臟醫療中,心理健康問題(如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與其他患者有明顯差異。分析2006至2019年倫敦一腎臟單位的5,105名慢性腎病患者發現,只有2.2%有嚴重心理健康診斷。這些患者的平均壽命比其他人短13.1年,且CKD病情更嚴重。雖然腎衰竭和住院率相似,但他們急診和重症監護病房的入院率較高,接受腎臟移植或腹膜透析的機會也較低,且在血液透析中併發症更多。這強調了改善這群脆弱患者的腎臟護理和減少過早死亡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慢性腎病(CKD)患者中抑鬱和焦慮的盛行率,並分析影響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透過在英國六個腎臟中心進行的線上調查,共有458名參與者,結果顯示37.7%有中度至重度抑鬱,26.5%有類似程度的焦慮。超過一半的參與者曾被診斷為抑鬱,且多數人希望獲得心理健康支持。研究強調了針對CKD患者提供個性化心理健康服務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慢性腎臟病(CKD)與輕度認知障礙(CI)之間的關係,發現兩者共存會影響健康結果。研究分析了533,772名CKD患者,其中8,184名有CI。結果顯示,CI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顯著較高(18.5%對12.6%),並且更容易出現腦血管疾病、低血壓等不良健康狀況。此外,CI患者在某些藥物使用上也較多。結論強調,CKD患者中存在CI是增加死亡率和不良健康結果的風險因素,建議在CKD管理中定期進行認知評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慢性腎病(CKD)患者中嚴重精神疾病(SMIs)的盛行率及其對健康的影響。研究發現,CKD患者中SMI的盛行率為7.3%,比一般人口高出56%。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和重度憂鬱症的盛行率分別為0.5%、2.1%和5.6%。這些精神疾病均與死亡率增加有關,且對腎功能及治療啟動有不同影響。研究也指出了一些限制,如缺乏初級醫療數據。總體而言,CKD患者的SMI盛行率高,需特別關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