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不同濃度的碳酸氫鈉(NaHCO₃)對和芳鯉的影響,實驗分為三組(0 g/L、1 g/L 和 3 g/L),每組有三個重複,每個重複30條魚。研究發現,隨著鹼度增加,鰓和肝臟的損傷加劇,血清中的鈉、鉀和血氨顯著上升。肝臟抗氧化酶初期增加但隨時間減少,免疫酶指數則較高。這些結果顯示過量碳酸氫鈉會影響和芳鯉的生理和代謝功能,對水產養殖有重要啟示。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代謝性酸中毒會導致血漿重碳酸鹽下降,影響骨骼、肌肉和腎臟健康,並可能加速慢性腎病(CKD)的進展。最近研究指出,即使是輕微的酸性滯留,也可能對腎臟造成傷害,這種情況稱為「正常重碳酸鹽酸中毒」。身體為了抵抗發達國家飲食的酸性影響,可能進一步加重腎臟損傷。這篇綜述呼籲醫療人員重視這些酸相關疾病,未來研究將探討飲食改變是否能減輕這些影響。 PubMed DOI

藍藻水華,特別是來自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水華,對淡水魚的健康有負面影響。研究顯示,石鯇在接觸M. aeruginosa達96小時後,食慾抑制因子上升,刺激性因子下降,顯示其食慾調節受到擾亂。此外,腸道代謝的變化與脂質、氨基酸及膽固醇代謝有關。值得注意的是,水生植物Ottelia acuminata似乎能減少M. aeruginosa對魚類的負面影響,但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探討。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會增加慢性腎病(CKD)的風險,目前尚無有效治療。研究發現,腎臟的近端小管(PT)特別容易受到腎毒素如馬兜鈴酸I(AAI)的損害。研究人員評估BT2(一種BCAA代謝的藥物)對預防腎毒性AKI的效果。結果顯示,接受BT2的小鼠腎功能改善,組織損傷減少,PT完整性維持,且炎症基因表達降低。此外,BT2治療減少了腎臟中的BCAA積累,並改善了線粒體功能。總之,BT2能有效減輕小鼠的腎毒性AKI。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碳酸氫根(SBC)水平與晚期慢性腎病(CKD)患者死亡率的關聯,涵蓋了腎臟替代療法(KRT)前、過渡期及接受KRT期間。研究分析了1485名65歲以上患者的數據,發現SBC與死亡率之間存在U型關係,低和高SBC水準均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在KRT前,低累積SBC暴露與死亡風險上升相關。研究強調SBC在晚期CKD患者死亡風險中的複雜角色,並指出不同治療階段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在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期間,早期及高劑量碳酸氫鈉對合併敗血症的癌症患者急性腎損傷(SAKI)的影響。研究涵蓋88名重症監護病房(ICU)患者,結果顯示早期CRRT和高劑量碳酸氫鈉能顯著降低28天死亡率,早期高劑量組的死亡率僅15.0%,且休克逆轉率達80.0%。這些結果顯示早期及高劑量碳酸氫鈉可能改善SAKI患者的預後,但仍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清碳酸氫根水平與急性腎損傷(AKI)患者的短期結果,特別是14天死亡率和AKI進展。分析5,835名AKI患者後發現,血清碳酸氫根低於22 mmol/L的患者,14天死亡率和AKI進展風險顯著較高。相對地,碳酸氫根高於26 mmol/L的患者,死亡率風險較低。總體來看,低碳酸氫根水平與較差的預後相關,而較高水平則有助於改善生存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現代產酸飲食對腎功能正常的G1期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影響,特別是透過攝取產鹼的水果和蔬菜(F&Vs)或口服碳酸氫鈉(NaHCO₃)來減少酸累積及腎損傷。153名參與者被隨機分為三組,結果顯示F&V組和NaHCO₃組的酸累積顯著低於常規護理組,且腎損傷指標也較低。總結來說,減少飲食酸攝取能有效降低CKD患者的酸累積和腎損傷。 PubMed DOI

在ICU使用高碳酸氫鹽替代液(Phoxilium®)進行CVVH時,酸性體質病患pH值能在8小時內恢復,鹼性體質則需更久(最多48小時)。所有病患的碳酸氫鹽和鹼剩餘在72小時內都會上升。替代液成分會影響酸鹼平衡,效果依病患狀況不同。未來還需更多研究來優化治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魚接觸到藍綠藻後,腸道會發炎,影響代謝和食慾調節,讓魚變得不愛吃東西。這說明藍綠藻水華會讓魚食慾變差,進一步影響生態系統。 PubMed DOI

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套快速又簡單的斑馬魚模型,用來研究尿毒症毒素的毒性。結果發現,斑馬魚暴露在這些毒素下,死亡率會上升,免疫細胞活性也會降低,尤其是小分子毒素影響最大。這個模型未來有機會用來測試尿毒症的治療方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