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針對年齡超過50歲的參與者,探討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與頸動脈內中膜厚度(CIMT)之間的關係,重點在腎功能與動脈硬化的聯繫。研究分析了1,562名來自PolyIran-L的參與者,結果顯示eGFR在45到60 mL/min/1.73 m²的參與者,CIMT超過0.8 mm的可能性較低,但經過調整後,CIMT與eGFR之間並無顯著關聯。結論認為兩者之間沒有獨立的關聯,未來需進一步研究,特別是在eGFR嚴重降低的患者中。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中東北非地區慢性腎臟疾病患者,腎功能急速下降或eGFR下降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建議監測eGFR變化可提供重要預後信息。 PubMed DOI

研究指出,腎損傷患者低估eGFR可能增加動脈硬化風險,部分原因是高空腹血糖水平。865名日本受試者的分析顯示,eGFR直接影響動脈硬化,而FBG部分中介此影響。約12.10%的eGFR對動脈硬化風險透過FBG中介。這表明在腎臟問題患者中,FBG在eGFR與動脈硬化關係中扮演角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老年人輕度至中度降低腎小管過濾率(GFR)進行調查,特別是eGFR介於45-59 ml/min/1.73 m²的慢性腎病(CKD)3A期個體。分析了2012至2017年韓國超過770萬名40歲以上參與者的數據,發現65至74歲中有10.0%,75歲以上則有16.3%屬於此範圍。研究指出,這些老年人相比於eGFR在60-89 ml/min/1.73 m²的個體,腎衰竭、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顯著提高,強調了監測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心血管問題風險增加有關,傳統風險因素無法完全解釋。研究調查了CKD第1至第3期患者的腎功能下降與頸動脈斑塊面積進展的關係,對328名患者進行了約16個月的監測。結果顯示,腎功能惡化與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有顯著反向關係,且這一現象不受傳統風險因素影響。中度至重度CKD患者的斑塊面積顯著增加,顯示非傳統機制可能影響動脈粥樣硬化。這強調了在CKD患者中需考慮超越傳統風險管理的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中央動脈僵硬度(CAS)與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病患者的關聯,分析了286名受試者。主要發現包括: 1. 糖尿病及慢性腎病患者的主動脈僵硬度顯著高於對照組,尤其是同時患有這兩種疾病的患者。 2. 主動脈僵硬度與腎小球過濾率(GFR)呈反比,較高的僵硬度與較低的GFR相關,並能預測GFR下降及異常尿液白蛋白排泄。 3. VP<sub>c-f</sub>是唯一在多變量調整後仍顯著與腎功能不全相關的指標。 4. 研究顯示主動脈僵硬度可能是腎功能不全與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鍵機制。 總之,監測主動脈僵硬度,特別是VP<sub>c-f</sub>,對於評估腎功能不全及相關心血管風險至關重要。 PubMed DOI

低肌肉量在老年人中很常見,且會影響健康。本研究探討肌酐的腎小管過濾率(GFcr)與大腿總肌肉瘦體積(TTMLA)之間的關係,參與者來自AGES-Reykjavik研究,共794人,平均年齡80.3歲。結果顯示,較低的mGFcr與TTMLA顯著降低有關,eGFcr與TTMLA的相關性也很強。研究建議GFcr可作為老年人肌肉量的有效測量指標,而eGFcr則是臨床上mGFcr的實用替代方案,雖然可能有其他混淆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三酸甘油脂-葡萄糖指數(TyG指數)與心血管-腎臟-代謝(CKM)綜合症患者腎功能惡化的關聯。研究涵蓋27,407名住院患者,根據TyG指數分為四組,主要觀察基線腎小球過濾率(eGFR)下降40%或以上的情況。隨訪34個月內,記錄到3,248例腎功能惡化。結果顯示TyG指數與腎功能下降呈U型關係,風險在8.88時最高。調整後的風險比率顯示最低和最高四分位數的風險較高,確認了腎功能惡化的顯著風險。總結來說,TyG指數與CKM患者腎功能惡化之間存在非線性關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動脈僵硬度與慢性腎臟病(CKD)之間的關係,數據來自動脈硬化風險社區(ARIC)研究。研究發現,在中位隨訪6.6年內,有460名參與者新發CKD,且較高的脈衝波速度(cfPWV、hfPWV、haPWV)與CKD風險增加相關。次要分析顯示,這些指標也與腎功能下降速度較快有關。股動脈-踝部PWV則未顯示顯著關聯。結論指出,動脈僵硬度可能在CKD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仍需注意可能的混淆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和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對慢性腎病(CKD)患者中風風險的影響。分析了2007至2018年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的6,037名參與者數據,結果顯示eGFR越低,中風風險越高。具體來說,eGFR在60-90、30-60及低於30的參與者中風險分別為1.78、2.26及3.14。雖然UACR在未調整模型中顯示有影響,但調整後關聯消失。研究強調腎功能對中風風險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小球過濾率(eGFR)和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對健康老年人脆弱性影響。研究使用ASPREE試驗數據,分析65歲以上參與者的脆弱性風險。結果顯示,eGFR與脆弱性之間存在非線性關係,低於30或高於95的eGFR均與較高脆弱性風險相關。此外,UACR每增加一倍,脆弱性風險增加4%。總結來說,無論是低或高的eGFR,及UACR的輕微增加,都與老年人脆弱性風險上升有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