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天然產品如雞蛋和牛初乳,因其潛在的新藥物來源而受到製藥業的重視。這些產品富含免疫球蛋白、抗微生物肽和生長因子等有益成分,研究顯示它們在治療上可能有顯著效果,尤其是聯合使用時。文章回顧了這些成分的治療用途,並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領域,特別是針對腸道症狀的應用。儘管這些產品在食品補充劑市場上表現良好,但仍需更多高品質的臨床試驗來驗證其臨床效益。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益生菌LGG對小鼠因DON引起的厭食症有正面影響,改善腸道屏障功能、減少發炎,增進食慾。LGG也影響腸道菌群和新陳代謝,對體重和食慾調節有積極作用。研究強調腸道菌群在厭食症中的重要性,提倡LGG在食品和飼料上的應用價值。 PubMed DOI

一項研究調查了添加了乳脂球膜(MFGM)的牛奶飲料是否能改善代謝症候群患者的腸道健康和葡萄糖耐受性。該試驗發現,添加了MFGM的牛奶飲料與對照飲料相比,在各種健康指標上並沒有顯著影響。該研究表明,短期飲用添加了MFGM的牛奶可能不會影響代謝症候群患者的腸道屏障功能或心臟代謝健康。 PubMed DOI

全球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肝臟疾病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生率逐漸增加。研究人員正探索GLP-1受體激動劑作為減重藥物,無需手術。新藥結合GLP-1、GIP和GCG等激素,顯示在減重、改善血糖和脂質水平、恢復組織功能及提升代謝健康方面有潛力。本篇討論了這些新型腸道肽治療的最新研究和對代謝性疾病的潛在益處。 PubMed DOI

研究指出,給新生荷斯坦母牛犢補充半乳寡糖(GOS)有助於提升生長、免疫力和營養吸收。不同劑量的GOS都對小牛的健康有正面影響,包括增重、提高飼料利用率、增強免疫力,減少發炎和三酸甘油酯。此外,GOS還能影響食慾相關激素,改善礦物質吸收。總結來說,補充GOS對小牛的健康和成長都有好處。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將人乳強化為牛初乳對極早產兒的葡萄糖調節激素有影響。激素水平受出生體重、攝取奶量和出生後年齡等因素影響。IGF-1與生長正相關,瘦素則負相關。研究顯示極早產兒激素水平變異及對生長的影響。 PubMed DOI

功能性食品含益生菌、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等成分,提供超越基本營養的健康益處。研究結果指出,結合綠茶多酚和牛奶蛋白可影響飽足感和體重調控,並增加GLP-1分泌量,同時保留綠茶的抗氧化特性。這顯示這種結合物有潛力作為膳食補充劑,有助增強飽足感。 PubMed DOI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種慢性腸道發炎疾病,目前尚無明確的治療方法。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組對IBD的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本研究聚焦於來自Roseburia intestinalis的細胞外囊泡(R-EVs),探討其在治療結腸炎中的抗炎潛力。結果顯示,R-EVs能在發炎的結腸中積聚,促進有益雙歧桿菌生長,並減少炎症。R-EVs中的特定成分與炎症相關通路的下調有關,顯示其在IBD治療中的潛在應用價值。 PubMed DOI

肥胖會影響葡萄糖代謝,導致胰島素抵抗及心血管疾病。牛奶和乳製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質和肽,可能對葡萄糖代謝有影響。研究顯示,乳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可能透過維持腸道微生物群來降低高血糖。牛奶脂質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增強胰島素信號,但對人類影響有限。乳清和酪蛋白中的生物活性肽可能刺激胰島素分泌。總體來看,牛奶攝取可能有助於降低代謝疾病風險,但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慢性胰臟炎是一種進行性疾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療。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失衡可能與此病有關,並可能透過腸胰軸影響胰臟功能。這引發了使用益生菌和益生元來改善病情的可能性。本文探討了特定益生菌和益生元如何改善慢性胰臟炎症狀,包括減少小腸細菌過度生長、促進短鏈脂肪酸產生及激活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雖然尚未有相關產品獲批,但希望能促進更多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方法來治療2型糖尿病,利用基因改造的乳酸菌(Lactococcus lactis)分泌類胰高血糖素肽-1(GLP-1)。改造後的細菌L. lactis-GLP-1-DA@GN,透過β-葡聚糖護盾顯著提高了存活率,能有效到達腸道。進入腸道後,益生元會被微生物代謝,促進細菌定殖,進而改善T2D小鼠的葡萄糖和脂質穩態,修復器官損傷,並調節腸道微生物群。這項研究為T2D的治療提供了創新思路。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