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針對在心臟重症監護病房(ICU)接受心血管治療的慢性腎病(CKD)患者,調查急性腎損傷(AKI)的預測因子。研究納入615名CKD患者,結果顯示46%的患者在住院期間發展為AKI。主要的獨立預測因子包括失代償性心衰竭、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升高的肌鈣蛋白水平及需要機械通氣。研究建議,對這些高風險患者採取個性化的監測和治療策略,可能有助於預防AKI。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指出,急性腎損傷(AKI)患者容易出現心房纖顫、心臟衰竭、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等心臟問題,風險隨AKI嚴重程度增加而升高。14個研究共736,210名受試者顯示,患有AKI的患者短期內罹患心房纖顫風險增加,長期內則增加罹患心臟衰竭、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和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的風險。 PubMed DOI

研究154位成年患者,他們因1型心腎綜合症引起的急性腎損傷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結果顯示院內死亡率高達68.2%,且年齡≥80歲、先前因急性心力衰竭住院、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或正性肌力藥物,以及在開始CRRT時需要機械通氣等因素與較高的死亡率有關。總結指出,1型CRS引起的AKI需要CRRT時,可能會增加院內死亡風險。 PubMed DOI

住院治療急性腎損傷(AKI)的病人,相較於沒有AKI的病人,心臟衰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較高。但這些風險可能受到預住院因素的影響,如估算的腎小球過濾率(eGFR)、eGFR下降速率和蛋白尿水平,而非AKI本身。一項研究發現,AKI患者在住院前eGFR較低、eGFR下降速率較快、蛋白尿較多。調整這些因素後,AKI與不良結果的關聯變弱,但仍是重要風險因素。 PubMed DOI

這項在奧地利進行的研究探討了重症COVID-19患者的急性腎損傷情況。他們發現有26%的患者出現急性腎損傷,其中12.3%需要腎臟替代治療。風險因素包括機械通氣、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以及慢性腎臟疾病。患有急性腎損傷的患者死亡率較高。機械通氣是急性腎損傷的一個強力預測因子。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接受血管造影檢查時,大部分輕微CA-AKI不會增加心血管風險。然而,BNP、Tn-I和hs-CRP與心血管事件有關,但預測效果有限。心血管事件可能與潛在腎臟疾病和風險因素有關,而非輕微CA-AKI。未來研究應該針對中度至重度CA-AKI對心血管事件的影響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急性腎損傷(AKI)對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影響。他們發現在這些患者中,AKI很常見,超過一半的患者會經歷,並且與30天內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較高水準的肌酸酐和乳酸與AKI的發生有關。需要持續靜脈-靜脈血液透析濾過(CVVHDF)的AKI患者死亡風險最高。 PubMed DOI

住院期間的急性腎損傷(AKI)會顯著提高併發症和死亡率風險。研究分析了56,820名成人患者的數據,發現24.5%的患者有AKI,其中只有3.3%被正確診斷為完全AKI,68%的AKI病例未被檢測到。與完全AKI患者相比,未檢測的AKI患者年齡較輕、合併症較少,死亡率也較低。這項研究強調了住院患者中AKI識別的差異性及未檢測病例的普遍性,顯示準確診斷AKI對改善患者結果的重要性。 PubMed DOI

CKD-REIN研究探討急性腎損傷(AKI)與慢性腎病(CKD)患者之間的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關聯。研究發現,530名CKD患者中,經歷AKI後1年的MACE發生率為8.1%,且AKI顯著增加MACE風險,調整後危險比為5.78。隨著AKI嚴重程度上升,心血管事件風險也增加。結論強調,AKI是CKD患者MACE的重要預測因子,需在AKI後進行仔細的心血管監測與預防。了解其機制對於未來的干預措施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慢性腎病(CKD)患者中的藥物相關急性腎損傷(AKI)進行深入調查。分析顯示,在3,033名CKD患者中,21%報告有AKI,236例與藥物使用有關,28%被認為是可預防的。常見的相關藥物包括利尿劑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風險因素包括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及多藥物使用等。研究發現,27%的患者未能完全恢復,且一年內復發率為7%,腎替代療法15%,死亡率11%。這顯示藥物相關AKI在CKD患者中相當普遍,且與不良預後有關。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影響近20%的住院病人及超過50%的重症監護病房病人。研究顯示,14%的病人經歷AKI,大多數為第一期,持續性AKI的病人佔31%,且這類病人有較差的臨床結果,包括更高的死亡率和更長的住院時間。持續性AKI病人的一年死亡率是沒有AKI病人的五倍,顯示出需要針對性策略來有效管理AKI,防止其持續發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