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肌肉減少症對接受腹膜透析(PD)的病人來說非常重要。一項針對198名新接受PD病人的研究顯示,透過生物阻抗光譜法測得的瘦體組織量(LTM)與肌酸酐動力學法確定的無脂肪水腫體重(FEBM)之間有中等相關性,但LTM數值始終高於FEBM,平均差異達13.98公斤。多變量回歸分析指出,LTM和殘餘腎功能是兩者差異的獨立預測因子。12個月後重複測量時,LTM和FEBM的變化無顯著相關性,顯示FEBM在評估PD病人骨骼肌質量上有其局限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兒童有無腹膜透析液對生物電阻抗分析(BIA)測量準確性影響不大。雖然在液體狀態和體組成方面有些許差異,但大多數BIA參數在兩者間相關性極高。建議不論是否有腹膜透析液,都應對兒童進行BIA測量。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尿素清除率是預測腎病患者骨骼肌肉量的重要因子,高尿素清除率患者通常有較低肌肉量。監測尿素清除率可幫助預防患者骨骼肌肉流失和營養不良風險。 PubMed DOI

腎衰竭患者常出現營養不良問題。研究比較了使用生物阻抗譜(BIS)和斷層掃描(CT)來評估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體組成。結果顯示,BIS推導的無脂肪質量(FFM<sub>BIS</sub>)與CT推導的FFM(FFM<sub>CT</sub>)有相關性,但存在一些差異。FFM<sub>BIS</sub>較適合預測蛋白質需求,但仍需進一步觀察。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359名接受腹膜透析(PD)患者中,脂肪量與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及骨肌少症的關係。結果顯示,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和骨肌少症的盛行率分別為25%、32%和15%。研究發現,60%的骨質疏鬆患者同時有肌少症,且年齡較大,瘦體組織指數(LTI)和肢體骨骼肌(ASM)較低。低脂肪組織指數(FTI)被認為是這些病症的重要預測因子,強調在PD患者中維持適當脂肪量的重要性,以降低骨質疏鬆和肌少症的風險。 PubMed DOI

肌肉減少症在接受腹膜透析(PD)的病人中相當普遍。本研究探討了使用Canaud公式和每週總Kt/V計算的修正肌酸酐指數(MCrI),作為轉換到血液透析(HD)病人肌肉質量的潛在標記。研究涵蓋138名病人,結果顯示PD與HD之間的MCrI計算存在小幅度偏差,且MCrI與肌肉質量有顯著相關性。這些結果在605名新發PD病人中也得到了驗證。總結來說,MCrI是一個簡單可靠的指標,可用於評估PD病人的骨骼肌質量,並可能作為短期預後工具。 PubMed DOI

低肌肉量在老年人中很常見,且會影響健康。本研究探討肌酐的腎小管過濾率(GFcr)與大腿總肌肉瘦體積(TTMLA)之間的關係,參與者來自AGES-Reykjavik研究,共794人,平均年齡80.3歲。結果顯示,較低的mGFcr與TTMLA顯著降低有關,eGFcr與TTMLA的相關性也很強。研究建議GFcr可作為老年人肌肉量的有效測量指標,而eGFcr則是臨床上mGFcr的實用替代方案,雖然可能有其他混淆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全球領導倡議(GLIM)標準在診斷接受腹膜透析(PD)患者的蛋白質-能量消耗(PEW)方面的有效性,並與常用的營養不良炎症評分(MIS)進行比較。研究涵蓋154名年齡中位數40歲的PD患者,結果顯示MIS診斷出35.3%的患者有PEW,而GLIM則為27.3%。GLIM的敏感性為65.8%,特異性61.6%,Kappa係數顯示一致性較低(k=0.15)。總體來看,GLIM在此族群中未優於MIS,顯示需進一步研究GLIM與臨床結果的關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全身鉀計數器(WBPC)在標準化兒童體細胞質量(BCM)測量的應用,旨在評估慢性腎病(CKD)2-5D期兒童的BCM及其與蛋白質-能量消耗(PEW)的關聯。研究結果顯示,CKD及透析兒童的BCMI顯著低於健康對照組,顯示可能存在營養不足。雖然CKD兒童中有無PEW的BCMI差異不大,但BCMI與BMI有相關性,暗示BMI可作為BCMI的替代指標。這強調了對CKD兒童營養狀態的監測與評估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本研究比較了歐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組(EWGSOP)版本1和版本2的肌少症標準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可靠性。研究分析了124名成人透析患者,發現根據EWGSOP 1標準,肌少症的盛行率為25.8%,而版本2則為12.9%。兩者的協議程度中等(κ = 0.597; p<0.001),87.1%的患者在兩標準下的分類結果相似。EWGSOP 1標準下,肌少症患者的糖尿病和血清鐵水平顯著較高,但在版本2中未見此關聯。總體而言,EWGSOP 1標準的診斷頻率較高,且與某些臨床參數相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在Puerta de Hierro大學醫院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中,肌肉減少症的風險。研究顯示,42.1%的患者有肌肉減少症風險,且這些患者通常年齡較大、合併症多、營養狀況差。超聲測量股直肌厚度能有效預測肌肉減少症風險,且與磷和C反應蛋白水平有關聯。研究建議使用超聲作為評估工具,以便早期識別和介入肌肉減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