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臟移植患者中,使用雙磷酸鹽對非脊椎骨折的影響。分析了2000至2019年間南加州Kaiser Permanente的489名患者,結果顯示使用雙磷酸鹽的患者非脊椎骨折風險降低了64%(p=0.02)。不過,考慮死亡因素後,骨折風險並未顯著降低。此外,雙磷酸鹽治療與移植物失敗率較低有關(p=0.002)。研究建議雙磷酸鹽可能有助於降低骨折風險及改善移植物存活率,但由於是回顧性研究,結論需謹慎解讀。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移植接受者常出現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症。研究指出,同時患有肌肉量減少和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骨折風險增加。監測肌肉量和骨密度可幫助識別高風險者。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台灣腎移植接受者骨折風險因素,包括年紀、性別、過往骨折、糖尿病、高劑量泼尼松等,建議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考慮特定免疫抑制療法以預防骨折。 PubMed DOI

研究追蹤95位接受腎移植的病患一年,發現移植後骨密度和骨代謝下降,血管鈣化增加。鈣、維生素D和骨健康影響血管鈣化。礦物質和骨質疾病持續存在,強調監測和管理血管鈣化的重要性。 PubMed DOI

腎移植後的骨質流失程度因人而異。研究指出,骨質轉換標誌物的變化與移植後第一年的骨質流失有關。標誌物在3個月後未下降的患者,12個月時骨質流失風險較高。高骨質轉換與BMD增加有關,增加轉換則與骨質流失相關。 PubMed DOI

這個研究探討了腎移植接受者骨密度和骨骼肌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腎功能、維生素D水平和肌肉量等因素與骨密度有關。男性和女性顯示不同影響骨密度的因素。總的來說,在腎移植接受者中,無論男女,骨密度較低與肌肉量較低有關聯。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口服磷酸鹽結合劑可降低末期腎臟病患者骨折風險,尤其基於鈣的結合劑更明顯。長期使用者風險更低,且不增加心血管事件或死亡風險。這結果對於末期腎臟病患者使用磷酸鹽結合劑具有重要意義。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骨質疏鬆問題,容易骨折。研究指出,對第4和第5期CKD患者的骨質疏鬆治療很重要。一些藥物如Teriparatide、Denosumab和Romosozumab對改善骨質有效,但Raloxifene效果不大。Romosozumab對骨密度改善最明顯。在CKD患者中,治療需考量個人風險和效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質子泵抑制劑(PPI)使用對慢性腎病(CKD)患者骨折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6076名骨折患者與6076名未骨折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PPI使用與骨折風險顯著相關,勝算比為1.68,影響幾乎所有骨折類型。特別是在60歲以下且使用PPI超過兩年的患者中,風險更高(勝算比6.85)。累積PPI劑量超過16,000毫克的患者也顯示出更高的風險(勝算比4.62)。研究建議在無明確指徵的情況下,應減少PPI的處方,以降低骨折風險。 PubMed DOI

椎體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常見的骨折,與死亡率上升和生活品質下降有關,特別是近期發生或多發的情況。對於慢性腎病(CKD)患者,椎體骨折的風險被低估,且隨著腎功能惡化而增加。除了傳統風險因素,CKD患者還有特定因素如腎病分期和透析時間等影響骨折風險。儘管有更新的骨折風險指導方針,但對CKD患者的具體管理仍缺乏指導,需積極進行診斷和治療。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常見情況,可能影響腎臟調節的礦物質平衡,並增加骨折風險。澳洲一項2008至2017年的研究顯示,123,426名患者中有12%經歷AKI,10%遭受骨折。結果顯示,AKI患者的骨折風險顯著高於未發作者,調整後風險比為1.50。研究未發現AKI的嚴重程度與骨折風險有關,但性別和年齡影響此關係。總結來說,AKI與骨折風險增加相關,需加強患者管理及骨骼健康篩檢。建議進一步研究以驗證結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