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IgA腎病(IgAN)是全球腎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根據2010至2021年在Kaiser Permanente Southern California的研究,9,392名接受腎活檢的患者中,有606人被診斷為IgAN。年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1.4,亞洲/太平洋島民的發病率最高(4.5),而白人和黑人則較低。診斷時患者的腎小球過濾率中位數為51 ml/min,顯示大多數患者在疾病晚期才被發現,反映出美國多元族群中IgAN的嚴重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免疫球蛋白A腎病可能導致腎衰竭,早期風險評估有助治療。研究顯示大多數患者在10至15年內出現腎衰竭或死亡。蛋白尿較高者腎功能存活較差,下降速度較快。即使蛋白尿較低者,10年內仍有腎衰竭風險。降低蛋白尿可減少風險。免疫球蛋白A腎病預後通常較差,難以避免腎衰竭。 PubMed DOI

蛋白尿水平超過0.5克/天可能預測IgA腎病患者腎臟疾病進展風險增加,特別是基線水平達到1.0克/天或更高者。這些結果對指導治療策略有重要意義。 PubMed DOI

華東醫院的研究分析了2008至2018年間15歲以上患者的10,996例腎活檢,發現原發性腎小球腎病(PGN)是最常見的診斷,佔69.42%。其中,IgA腎病(IgAN)最普遍,佔44.40%;膜性腎病(MN)28.55%、最小變病(MCD)13.26%及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FSGS)8.00%。研究期間,MN比例上升,IgAN和MCD穩定,FSGS則下降。次發性腎小球腎病(SGN)佔21.54%,以狼瘡性腎炎和亨諾克-施萊恩紫癜腎炎為主。這項研究顯示PGN,特別是IgAN和MN的發病率上升。 PubMed DOI

局部節段性腎小管硬化症(FSGS)是一種腎臟損傷,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研究顯示,2010至2021年間,美國原發性FSGS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年1.7例,黑人、亞裔和太平洋島民的發生率較高。研究中,3,838名FSGS患者中,637名符合原發性FSGS標準,平均年齡為55.5歲。這些結果顯示原發性FSGS在某些族群中較為常見,提升對此病的識別有助於改善管理與理解。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可能導致末期腎病。本研究評估蛋白尿選擇性指數(PSI)在IgAN患者中的預後價值,納入94名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低PSI組在蛋白尿緩解率及無血清肌酸酐增加兩倍的生存率上顯著較好。Cox回歸分析指出,低PSI與蛋白尿及血尿緩解的可能性較高,且與血清肌酸酐增加的風險較低相關。因此,PSI可作為IgAN的有用預後工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2141名來自中國的IgA腎病患者,分析了他們的長期結果,特別是蛋白尿與腎病進展的關係。隨訪平均5.8年,24%的患者發展為末期腎病,腎臟存活中位數為12.4年。結果顯示,蛋白尿是腎衰竭的重要預測因子,當蛋白尿超過0.5 g/d時,ESKD風險顯著增加。蛋白尿低於0.3 g/d的患者長期腎臟存活率較好。這項研究強調,儘管有治療,許多IgAN患者仍面臨不良結果,特別是高蛋白尿患者。 PubMed DOI

IgA腎病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臟疾病,臨床表現多樣。本研究探討IgA腎病與感染的關聯,填補相關研究的空白。根據1997至2011年瑞典的腎臟活檢資料,研究發現IgA腎病患者的感染率顯著高於一般人群及其兄弟姐妹,且抗生素使用率較高。Cox回歸分析顯示,感染風險增加兩倍,敗血症風險更是增加三倍以上。尿道感染及耳鼻喉等感染與IgA腎病關聯最明顯。研究強調需加強對IgA腎病患者感染風險的認識與預防。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在兒童和成人的表現及進展模式有所不同,這使得因年齡和國家腎活檢政策而直接比較發病率變得困難。近期研究著重於評估腎活檢時或隨訪一年後的個別風險,這對於避免輕度病例的過度治療及確保重症病例的及時治療尤為重要。這篇綜述強調了不同年齡段IgAN的相似與差異,並探討影響疾病進展的預後因素,旨在提供指導以改善治療決策。 PubMed DOI

IgA腎病的全球流行病學仍不夠清楚,主要數據來自活檢研究,可能因醫療資源和轉診差異而有偏差。少數研究擁有穩健的數據和明確的人群定義,顯示發病率在不同地區有顯著差異,尤其是歐亞大陸。雖然過去認為這病進展緩慢,但近期研究顯示腎衰竭的終生風險高。國際IgA腎病預測工具有助於識別高風險患者,改善早期識別和評估全球負擔需要高品質的區域數據和合作。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是全球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尤其在中國有顯著變異。本研究分析了中國不同地區的腎活檢數據,涵蓋143,176名患者,結果顯示39.73%被診斷為IgAN,男性患者比例(58.67%)高於女性(41.33%)。此外,IgAN在經濟發達地區更為普遍。2010年前的流行率為40.45%,而2010年後略降至37.97%。總體來看,IgAN仍是中國最常見的腎小球腎炎,且近年流行率顯著下降,特別是在發達地區。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