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急性腎損傷(AKI)是接受細胞減少手術及高溫腹腔化療(CRS-HIPEC)治療腹膜表面惡性腫瘤後常見的併發症。研究分析2014至2020年間480名假性黏液腹膜瘤患者,發現10.6%在手術後7天內出現AKI。高溫面積越大,AKI風險顯著增加,且年齡、術後低血壓及使用順鉑化療也影響AKI發展。AKI患者需更長的機械通氣及住院時間,併發症及ICU再入院率也較高。總結來說,手術中的高溫是AKI的獨立風險因素。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腫瘤外科專注於癌症的診斷與治療,但手術後可能出現急性腎損傷(AKI),這會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甚至提高慢性腎病和死亡率的風險。AKI的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病人的健康狀況、癌症類型、手術方式及麻醉反應等。因此,腎臟科專家的早期評估對保護腎功能及防止進一步損傷非常重要。 PubMed DOI

研究發現HIE嬰兒中AKI發生率高,尤其在重症案例。患有AKI的嬰兒死亡率較高,特別是重症HIE。研究強調早期監測和檢測AKI的重要性,以改善結果。使用2010至2018年數據進行研究。 PubMed DOI

中國研究發現手術後急性腎損傷(AKI)發生率為5.0%,心臟手術患者較高。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男性、腎功能、疾病和藥物。患者有較高死亡率、住院時間、ICU需求和腎臟治療。早期檢測和管理AKI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小兒燒傷患者常見併發症,發生率為12.5%。年齡、難民身份、延遲入院、敗血症、燒傷嚴重程度、液體量、插管、器官衰竭等因素與AKI相關。年齡大、高血紅蛋白水平是重要發展因素。患有AKI的患者住院時間長,死亡率高。早期識別治療對預防併發症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接受CRS-HIPEC手術的患者中,約有21.5%會出現急性腎損傷,其中13.3%可能發展成急性腎病。導致這些問題的風險因素包括腹水、特定實驗室數值和手術期間的低血壓。患有急性腎病的患者死亡率較高,也更容易進展成慢性腎病。及早辨識這些風險因素有助於預防問題的發生。 PubMed DOI

與心臟手術相關的急性腎損傷(CS-AKI)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雖然早期的實驗研究帶來了一些希望,但許多臨床試驗在預防CS-AKI方面卻未能成功。這種實驗與臨床結果的差異讓我們重新思考對CS-AKI的理解及研究模型。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學會推薦的麻醉和圍手術期護理標準化,可能有助於降低CS-AKI的風險。本文將探討與CS-AKI相關的主要臨床試驗中的治療目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417名創傷性出血性休克患者進行了十年的回顧性分析,發現急性腎損傷(AKI)的發生率為29.3%。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年齡、B型利鈉肽水平、敗血症和急性心肌損傷。相對而言,道路交通事故、平均動脈壓和基底過剩則與AKI呈負相關。研究顯示AKI的預測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能力,建議監測這些風險因素以降低AKI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急性腎損傷(AKI)與重症病房中重症患者的糖異常之間的關係,分析了20,008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AKI患者的糖異常發生率顯著較高,包括低血糖和高血糖。特別是非糖尿病患者的AKI風險更高。研究指出,AKI與糖異常的組合會增加長期死亡風險,並強調需要進一步研究以制定有效的血糖控制策略,滿足AKI患者的需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手術後急性腎損傷(PO-AKI)的發生趨勢,並探討影響因素。研究對象為2005至2020年間在三家醫院接受非心臟重大手術的138,235名患者。結果顯示,5.9%的患者經歷PO-AKI,0.8%為嚴重PO-AKI(S-PO-AKI)。雖然患者年齡和合併症增加,PO-AKI的發生率從2005-2007年的8.6%降至2017-2020年的5.1%,但S-PO-AKI的發生率則保持穩定。研究顯示PO-AKI的年發生率顯著下降,但S-PO-AKI未見明顯變化。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5986474。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在接受腎臟腫瘤治療的兒童中急性腎損傷(AKI)的發生率及風險因素,並探討其與慢性腎病(CKD)的關聯。研究分析了2015至2021年間147名患者的數據,發現71%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AKI,主要在腫瘤切除術後48小時內。大部分AKI事件是可逆的,但有16名患者多次發作。治療後一年,有13%的患者被診斷為CKD,風險因素包括經歷AKI、使用多種藥物及低eGFR。研究強調了早期檢測和預防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