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益生菌在治療肥胖的潛力,研究人員篩選了649種多菌株組合,評估其對代謝的影響。經過測試,最終確定四種有效的共生益生菌群(SPCs),這些組合在氨基酸和能量代謝上表現良好。動物實驗顯示,這些SPCs在高脂飲食的小鼠中安全有效,能減少肥胖、改善葡萄糖代謝,並緩解類抑鬱行為。研究結果顯示,精心設計的益生菌組合可能對肥胖及相關代謝疾病有顯著療效。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腸道微生物在身體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治療微生物失衡是新方法。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菌株有抗發炎特性,研究顯示對抗肥胖有潛力。這些菌可減少肥胖小鼠體重增加、脂肪堆積,改善代謝。補充P. distasonis可改變腸道細菌組成,有助治療代謝疾病。 PubMed DOI

肥胖是全球持續增加的複雜疾病。最新研究指出,攝取過多脂肪可能改變腸道細菌,影響身體飽足信號,進而促使肥胖。這些信號涉及調節飢餓和飽足的激素和神經肽。本文討論了腸道細菌如何影響這些信號,並透過與大腦溝通影響它們。同時探討了膳食改變和干預措施,如益生元、益生菌、共生元和減重手術如何影響腸道細菌和飽足信號,以幫助對抗肥胖問題。深入了解這些機制可提升肥胖治療效果。 PubMed DOI

微生物組療法(AMTs)利用改造後的微生物,如細菌或酵母,進行創新療法,包括直接傳遞治療性肽。研究人員改造益生酵母<i>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i>,使其在小鼠腸道中產生Exendin-4以對抗肥胖。這項研究顯示AMTs有潛力革新個人化醫學,尤其對治療代謝性疾病。 PubMed DOI

肥胖是個大問題,影響醫療和經濟。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成年人肥胖率增加到39%,比過去多18%。生活方式、腸道微生物、基因和荷爾蒙都有影響。研究顯示,益生菌和後生物質對肥胖有幫助。像SCFAs可以調節荷爾蒙、減少食慾。其他物質也有潛力對抗肥胖。這些發現暗示後生物質或許是未來治療肥胖的方法。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四種益生菌在高脂飲食加链脲霉素下,有助於預防小鼠罹患第2型糖尿病。這些益生菌改善了體重、肝臟、胰臟健康,調節葡萄糖代謝、高脂血症、發炎和氧化壓力。它們還調整腸道菌群和代謝途徑。其中CKCC1、CKCC3和CKCC4效果比CKCC2好。總結來說,益生菌可能透過特定菌株預防第2型糖尿病。 PubMed DOI

母乳含有益生菌可預防兒童肥胖,但有些餵母乳的孩子仍可能肥胖。研究比較了肥胖母乳餵養(OB-BF)和正常體重母乳餵養(N-BF)孩子的腸道菌群,發現OB-BF孩子乳酸菌較低,推測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72(H-72)或許有助。H-72刺激GLP-1分泌、減少進食、調節代謝基因,改變小鼠腸道微生物。H-72的脂肽聚糖酸可激活GLP-1分泌,對母乳餵養孩子有抗肥胖潛力。 PubMed DOI

研究發現Prevotella copri對高血糖有正面影響,尤其對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代謝、胰島素抵抗和脂質積聚有改善作用。其中一株HF2130顯示潛力。結果顯示P. copri可能是調節葡萄糖代謝的益生菌,但因基因多樣性,仍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

肥胖對腸道微生物群影響深遠,會加重代謝問題和體重增加。傳統治療常常無法有效改善,顯示出新策略的必要性。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激動劑在肥胖管理上展現希望,能正面影響腸道微生物群,增加有益細菌並減少有害細菌,改善腸道屏障功能,降低炎症。這些藥物還能促進短鏈脂肪酸的產生,增強代謝健康,幫助打破肥胖相關的腸道失調和炎症循環,提供改善肥胖治療的潛在見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CHBL-004對肥胖及代謝疾病的療效。小鼠分為正常飲食和高脂飲食組,部分小鼠口服NCHBL-004。結果顯示,服用NCHBL-004的小鼠體重顯著減輕,葡萄糖代謝和脂質平衡改善,療效優於其他菌株。即使是熱殺死的NCHBL-004也有類似效果。活性NCHBL-004促進GLP-1產生,提升短鏈脂肪酸水平,對肝臟脂質代謝有正面影響,並減少炎症。腸道微生物組分析顯示有益菌數量增加,這些結果顯示NCHBL-004可能是治療肥胖和代謝疾病的潛在選擇,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方法來治療2型糖尿病,利用基因改造的乳酸菌(Lactococcus lactis)分泌類胰高血糖素肽-1(GLP-1)。改造後的細菌L. lactis-GLP-1-DA@GN,透過β-葡聚糖護盾顯著提高了存活率,能有效到達腸道。進入腸道後,益生元會被微生物代謝,促進細菌定殖,進而改善T2D小鼠的葡萄糖和脂質穩態,修復器官損傷,並調節腸道微生物群。這項研究為T2D的治療提供了創新思路。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