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K-CHAMP 試驗旨在透過健康管理介入改善慢性腎病(CKD)照護,針對18至85歲、eGFR低於60 mL/min/1.73m²的成年人進行。研究中,介入組的患者在 SGLT-2 抑制劑和 GLP-1 受體激動劑的使用天數顯著高於常規照護組,分別為56天和78天。雖然介入組的處方率在2019年至2022年間顯著提升,但在ACE抑制劑/ARB及他汀類藥物的使用上,兩組並無顯著差異,其他照護指標也未見改善。總體而言,K-CHAMP 成功提升了特定藥物的使用,但未改善CKD的其他照護面向。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只有四分之一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接受慢性腎臟疾病篩檢,部分患者未接受建議的治療。族裔、合併症和藥物使用等因素影響遵循指南情況。改善實施策略或許能提升照護品質,特別對於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醫院門診管理心血管風險時,雖然有些人接受治療建議,如控制血壓和脂質,但在戒菸、戒酒、控制體重和運動等非藥物因素上仍有挑戰。遵循藥物治療有助於改善血壓和脂質,建議改善患者心血管風險管理需注重醫療和非藥物干預。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影響全球約13%的人口,尤其在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更為普遍。對CKD的早期篩檢需求迫切,特別是在中歐和以色列。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如empagliflozin等,已在多項臨床試驗中證實對腎臟有保護效果,建議作為T2D患者的第一線治療。然而,實際上只有一半的患者接受腎功能篩檢。為改善情況,需加強篩檢計畫、教育醫療人員,並利用科技工具來識別高風險個體。 PubMed DOI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隨機對照試驗中,風險導向的介入措施顯著改善了急性腎損傷(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情況。研究針對住院成人患者,將他們分為介入組和常規護理組。介入組使用風險指數評估患者,並根據風險提供不同的護理。結果顯示,介入組中有28%的患者接受了建議的治療,顯著高於常規組的3%。雖然高風險患者的治療遵循率提升,但介入組中高鉀血症的發生率也較高。總體而言,這項研究顯示風險導向的介入能有效提升高風險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 PubMed DOI

有效治療慢性腎臟病(CKD)對全球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可能導致腎衰竭和心血管問題。最近,電子健康紀錄的使用提升了我們對CKD的理解,並促進了風險預測的進展。臨床試驗顯示,像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和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等新藥能有效減少CKD的不良結果,但在高風險患者中的使用仍不足。透過預後工具指導治療決策,醫療提供者能更好地匹配患者與治療,提升CKD管理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丹麥全科醫生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管理,強調改善護理的必要性。研究追蹤1,316名2019至2020年間有異常腎功能檢測的患者,發現75%確診為CKD,且多數為G-stage 3a,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盛行率高。僅52%的患者接受尿液白蛋白/肌酸酐比率檢測,雖然67%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使用率偏低。每年患者平均就診13.5次,但檢測和轉診至腎臟科的比例有限,顯示CKD患者對基層醫療負擔大,需改善檢測和治療策略。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對死亡率影響大,且與病人結果不佳及高醫療費用有關。照護中常有與指引不符的情況,可能導致CKD惡化、住院增加及死亡率上升,特別是受到種族和社經差異影響。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利用電子健康紀錄的結構化人口健康管理策略能提升CKD照護品質,改善病人結果。我們在匹茲堡大學醫療中心已實施涵蓋CKD的腎臟科人口健康計畫,並探討未來更個人化醫療的可能性。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在美國影響約3700萬人,增加了疾病進展和心血管問題的風險。這篇綜述探討了CKD的管理實踐,指出護理上的缺口,並強調藥劑師在多學科團隊中的重要性。新療法如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抑制劑等,對改善CKD患者的心血管和代謝結果有潛力,但在篩檢和治療推薦上仍面臨挑戰。實施團隊合作的護理模式,並讓患者參與,能顯著改善結果,藥劑師在優化治療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多重用藥問題,像是缺少建議藥物(特別是SGLT-2抑制劑)或用藥不一致。研究發現,經過一年多專業團隊(含藥師和腎臟科醫師)照護後,患者的用藥問題平均減少43%,92%問題獲得解決,顯示團隊合作能大幅提升用藥安全與治療成效。 PubMed DOI

針對慢性腎臟病患者,實施人口健康管理後,住院率比一般照護少了27%,但一年內醫療總花費沒明顯下降,門診和藥局費用也差不多。因為追蹤時間短、成本計算方式有限,無法完全看出經濟效益,建議還要做更長期的研究。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