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胡芦巴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是亞洲常見的草藥,以其種子著稱,傳統上用於治療糖尿病。這篇綜述彙整了前臨床和臨床研究,探討胡芦巴的抗糖尿病特性及其分子機制。研究顯示,胡芦巴可透過增強GLUT4轉位、提升己糖激酶活性、抑制澱粉酶等方式來改善血糖。此外,臨床試驗也證實其能改善血糖水平和胰島素敏感性,顯示其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潛力。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植物代謝物組合(迷迭香酸、芹菜素、白藜蘆醇)對抗II型糖尿病有潛力。透過多方面分析和實驗,顯示此組合可抑制澱粉消化、改善葡萄糖吸收、增強胰島素敏感性。網絡藥理學分析也支持其有效性。總結來說,這些植物代謝物或許可成為治療II型糖尿病的有效降血糖藥物。 PubMed DOI

糖尿病目前無法完全治癒,但有多種藥物可用來控制2型糖尿病。這些藥物包括胰島素、磺脲類藥物、二甲双胍等。雖然這些藥物有效,但可能會有副作用。GLP-1R激動劑通常在二甲双胍效果不佳時被考慮使用。研究指出,植物化學物質可能具有激活GLP-1R的效果,有望帶來對管理2型糖尿病有益的效果。進一步研究植物化學物質作為GLP-1R激動劑的應用,可能帶來新的有效糖尿病治療方法及改善相關症狀。 PubMed DOI

近年來,全球2型糖尿病(T2DM)病例急劇增加,讓人們更重視治療選擇的評估。這篇綜述專注於傳統中醫(TCM)在T2DM管理上的療效,填補了研究空白。研究團隊透過多個資料庫進行系統性回顧,納入108篇文獻,資料截至2023年11月。結果顯示,TCM在控制低血糖方面有效,臨床療效與西藥相當,副作用較少,且具多重治療靶點。TCM對糖尿病的保護作用顯著,未來可考慮整合進糖尿病管理策略中。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系統性回顧了藥用和食品同源植物的多醣類對改善2型糖尿病的影響,主要透過調節腸道菌群。研究選取了29項實驗,顯示多醣類能有效降低血糖,並調整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增加有益菌如Bacteroidetes和Akkermansia。它們還提高短鏈脂肪酸水平,促進胰高血糖素樣肽-1的分泌,並影響關鍵信號通路。儘管結果令人鼓舞,仍需進一步研究以確認因果關係,顯示多醣類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系統性回顧評估了結合益氣和活血中藥與Dapagliflozin治療心衰竭患者的2型糖尿病效果。回顧納入截至2023年6月的隨機對照試驗,共分析11項研究,1192名參與者。結果顯示,這種組合療法顯著改善臨床療效,降低血糖及炎症標記物,並改善心臟功能、運動能力和生活品質。此外,與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較低相關。雖然結果顯示此療法可能有益,但仍需更多高品質研究來驗證。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辣木葉的膳食纖維(特定顆粒大小)有助於降血糖、改善第二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島素阻抗。其機制包括減緩糖分吸收、抑制消化酶、調整腸道菌相、增加短鏈脂肪酸,以及促進葡萄糖代謝相關的荷爾蒙和訊號。辣木葉纖維有望成為糖尿病的飲食輔助選擇。 PubMed DOI

Fisetin tetramethyl ether(FTM)是從藥用植物Pongamia pinnata提取的成分,能劑量依賴性地促進胰臟β細胞分泌胰島素。它是透過活化GLP-1受體並啟動β-arrestin/FAK訊號路徑,而不是傳統的cAMP路徑,且作用機制與葡萄糖代謝無關。FTM有望成為糖尿病治療的新型植物來源藥物。 PubMed DOI

這篇研究發現,桂枝和葛根合用能有效改善第二型糖尿病,主要是透過調整腸道菌相、增加短鏈脂肪酸、活化GPR43受體及促進GLP-1分泌。此外,桂枝中的肉桂酸能提升葛根素的吸收,進一步增強療效,為中藥聯合治療糖尿病提供了新依據。 PubMed DOI

這篇系統性回顧分析12篇動物實驗,發現大黃成分emodin能有效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動物的血糖、血脂、體重和胰島素,作用機制包括促進葡萄糖利用、減少胰島素阻抗及增加胰島素分泌,效果類似現有糖尿病藥物。不過,因研究結果有差異,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PubMed DOI

Salacia reticulata 透過抑制分解碳水的酵素、增強胰島素作用、促進有益荷爾蒙分泌,能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的血糖代謝和胰島素敏感性。動物實驗顯示,它有助於降血糖、降低 HbA1c 和胰島素阻抗,有潛力成為天然的糖尿病輔助療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