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心腎綜合症顯示心臟與腎臟功能的相互影響。本研究探討N端前B型利鈉肽(NT-proBNP)在無心臟衰竭的慢性腎病(CKD)患者中對CKD進展的影響。分析23,860名CKD患者的數據後發現,NT-proBNP水平與腎小管過濾率(eGFR)呈負相關,尤其在CKD晚期。雖然在4期和5期中NT-proBNP與CKD進展的關聯不顯著,但在1期到3期中,較高的NT-proBNP水平與CKD進展風險增加有關。研究建議進一步探討NT-proBNP在不同人群中的預測價值。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兩者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血清生物標記如Nt-proBNP和肌鈣蛋白能幫助我們理解這種關聯。雖然這些標記在非CKD人群中效果顯著,但在CKD患者中的解讀仍在發展中。這些標記的升高主要指示心血管問題,並與CKD患者未來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有關。目前研究正致力於確定CKD特定的臨界值,並探討如何利用這些標記指導治療。持續研究對於識別高風險患者及評估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監控B型利尿肽(BNP)水平可能有助於管理慢性腎臟疾病(CKD)患者的體液狀態。一項針對2,998名CKD患者的研究發現,BNP監測與較低的腎臟替代治療風險、急性腎損傷和心臟衰竭住院風險有關。這表明監控BNP水平可能通過幫助進行最佳體液管理來潛在改善腎臟結果。 PubMed DOI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尿液中NT-proBNP水平升高,可能與急性腎損傷(AKI)和疾病嚴重程度有關。這個生物標記或許可幫助辨識COVID-19患者中可能發展AKI和嚴重疾病風險的人。 PubMed DOI

研究發現高血壓治療中NT-proBNP水平變化與腎功能下降相關,尤其對患有慢性腎病者。監測NT-proBNP水平可能有助評估高血壓治療期間的腎病風險。 PubMed DOI

研究發現,NT-proBNP水平高的人,不論有無心臟衰竭,都有較高風險。患有心臟衰竭的人,在住院、心血管死亡和腎臟事件方面風險更高,尤其是NT-proBNP水平較高者。這表示高NT-proBNP與不良結果有關,尤其是有臨床心臟衰竭診斷的人,風險更高。 PubMed DOI

HF在晚期ND-CKD患者中更常見,尤其HFrEF與更高死亡率相關。研究探討HFrEF對ND-CKD患者進展至ESKD的影響,結果顯示HFrEF是ESKD發生率較高的預測因子。即使調整混雜因素後,這種關聯仍明顯。晚期ND-CKD且患有HFrEF的患者ESKD風險較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無症狀的2型糖尿病(T2DM)及高血壓患者中「心臟壓力」(HS)的流行率,使用2023年ESC心臟衰竭協會的NT-proBNP切點。研究涵蓋192名年齡55歲以上的門診病人,發現28.6%可能有HS,43.2%處於灰色區域,28.2%則不太可能有HS。CKD和抗高血壓藥物數量與HS獨立相關,血糖控制未顯著影響。這顯示許多T2DM患者即使在亞臨床階段也有心臟損傷風險,早期識別有助於預防心臟病進展。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N端前B型利鈉肽(NT-proBNP)和碳水化合物抗原125(CA125)與心臟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竭(HFpEF)患者的最大有氧能力(峰值VO₂)之間的關係,並考慮慢性腎病(CKD)的影響。133名HFpEF患者接受心肺運動測試,結果顯示eGFR <60 ml/min/1.73 m²的患者NT-proBNP較高且峰值VO₂較低,而CA125在各組無顯著差異。NT-proBNP與峰值VO₂呈負相關,但在不同腎功能狀態下關聯性不同。總結來說,CA125是評估CKD患者運動不耐受性的有價值生物標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N端前B型利鈉肽(NT-proBNP)在心臟衰竭患者中的作用,特別是考量腎功能的影響。研究分析了14,831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隨著腎功能下降,NT-proBNP水平顯著上升。每當NT-proBNP數值翻倍,心臟衰竭住院或心血管死亡的風險增加37%。然而,腎功能較差的患者,其NT-proBNP水平卻低於腎功能正常者。這顯示在腎功能減退的患者中,NT-proBNP仍然是重要的預測指標,需重新評估其參考範圍。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老年人輕度至中度降低腎小管過濾率(GFR)進行調查,特別是eGFR介於45-59 ml/min/1.73 m²的慢性腎病(CKD)3A期個體。分析了2012至2017年韓國超過770萬名40歲以上參與者的數據,發現65至74歲中有10.0%,75歲以上則有16.3%屬於此範圍。研究指出,這些老年人相比於eGFR在60-89 ml/min/1.73 m²的個體,腎衰竭、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顯著提高,強調了監測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