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慢性腎病(CKD)引起的貧血是個複雜的問題,主要因為營養不足、慢性發炎、紅血球生成素不足、骨髓抑制、鐵缺乏及藥物副作用等因素。CKD患者通常使用促紅血球生成劑治療,但這些藥物有可能引發血栓、高血壓等風險。新藥ziltivekimab是一種白介素-6單克隆抗體,初步試驗顯示能改善血紅素水平並減少發炎,且不會增加感染風險。它對血清脂質也有正面影響,可能對動脈粥樣硬化有益,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貧血在慢性腎臟病(CKD)中很常見,對生活品質、工作效率和健康結果影響大。現有治療包括口服或靜脈注射鐵劑及促紅細胞生成劑(ESAs),最近也加入了缺氧誘導因子抑制劑(HIF-PHIs)。雖然靜脈注射鐵劑能改善心血管結果,但某些ESAs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管理CKD中的貧血仍具挑戰,特別是缺乏生活品質評估。歐洲腎臟科醫生和病患倡導者提倡更全面的治療方法,強調在不增加心血管風險的情況下改善生活品質,並探討將CKD特定的生活品質指標納入臨床管理的可能性。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了系統性免疫炎症指數(SII)、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NLR)及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率(PLR)與慢性腎病(CKD)患者貧血風險的關聯。分析了2005至2018年4,444名成人的數據,結果顯示較高的SII、NLR和PLR與CKD患者貧血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高NLR組的患者,其死亡風險比低NLR組高30%。研究建議管理炎症可能有助於減少CKD患者的貧血發生,且NLR可作為潛在的預後標記。 PubMed DOI

內皮素-1是一種強效的血管收縮劑,對腎臟功能有重要影響,過度產生與慢性腎病(CKD)相關。選擇性內皮素受體拮抗劑(ERAs),特別是針對內皮素A(ET<sub>A</sub>)的藥物,如atrasentan,已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減少白蛋白尿和延緩腎功能下降的潛力。最近的研究指出,sparsentan能有效保護IgA腎病患者的腎功能,且液體滯留風險低。結合使用低劑量的zibotentan與SGLT2抑制劑也能改善CKD患者的情況。這篇綜述旨在提升對ERAs在CKD管理中的理解,確保其安全有效的臨床應用。 PubMed DOI

內皮素-1 (ET-1) 是一種重要的肽,對心血管和腎臟疾病有關鍵影響。它透過內皮素A (ETA) 和內皮素B (ETB) 受體調節血管收縮與擴張。在糖尿病和肥胖等情況下,ET-1 可能過度活躍,損害腎臟功能。研究顯示,阻斷 ETA 受體能改善腎病患者的健康,內皮素受體拮抗劑 (ERA) 如 sparsentan 已獲批准用於 IgA 腎病,但可能引發液體滯留等副作用。開發更安全的治療策略及與 SGLT2i 的聯合使用,為腎臟疾病的管理帶來新希望。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心臟病及末期腎臟病風險的增加,並介紹幾種新藥物可能有助於降低這些風險。主要治療方法包括: 1. **GLP1RA**:有助於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並可能降低進展至末期腎臟病的風險,尚需更多研究確認其腎臟保護效果。 2. **ASI**:已證實能降低尿中蛋白質,正在進行更大規模的試驗以評估其效果。 3. **sGC激動劑和ERA**:有助於改善腎臟血流及減少尿中蛋白質,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這些新療法的研究對改善CKD管理及患者結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腎性貧血在非透析慢性腎病(ND-CKD)患者中相當普遍,對口服治療的需求日益增加。本研究評估了enarodustat這種藥物在治療ND-CKD貧血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在中國48個中心進行,156名參與者隨機接受enarodustat或安慰劑,為期8週,隨後皆接受enarodustat治療。結果顯示,enarodustat組的血紅蛋白顯著增加,且大多數患者在治療期間維持良好水平。安全性方面,enarodustat與安慰劑相當,顯示耐受性佳,成為ND-CKD貧血患者的潛在治療選擇。 PubMed DOI

心臟衰竭(HF)和慢性腎臟病(CKD)常同時出現,形成心腎綜合症(CRS),可能引發貧血,進一步惡化病情,增加併發症和死亡風險。管理CRS中的貧血具挑戰性,因為缺乏統一指導,且受多種因素影響。雖然SGLT2抑制劑和靜脈注射鐵劑有助於改善病情,但促紅血球生成劑的效果尚不明確。治療應針對HF、CKD及貧血,建議糾正缺鐵並考慮使用促紅血球生成劑。需要更多研究來優化貧血管理策略。 PubMed DOI

Pegmolesatide 最近在中國獲得批准,用於治療慢性腎病(CKD)患者的貧血。這項研究在38個中心進行,針對非透析依賴型 CKD 患者。研究中,173名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每4週一次的皮下注射 pegmolesatide 或每週/每兩週一次的 epoetin alfa。結果顯示,pegmolesatide 組的血紅素平均增加19.2 g/l,優於 epoetin alfa 的15.4 g/l,且兩組的不良事件相似,主要為高血壓。整體而言,pegmolesatide 在提高和維持血紅素水平方面表現良好,安全性也未見新問題。 PubMed DOI

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心血管風險很高。現有四大類藥物治療,但醛固酮阻斷還是不夠。新藥ASIs(如vicadrostat)能選擇性抑制醛固酮生成,初步研究對腎臟有保護作用。若未來證實療效與安全性,有望成為CKD治療的第五種主力藥物。 PubMed DOI

貧血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見,特別是有腎臟病的人,會讓健康狀況更差。現有治療指引對貧血預防和處理沒明確建議,尤其是新型糖尿病藥物。新藥如SGLT2抑制劑和GLP-1促效劑可能有助降低貧血風險。及早發現和治療貧血,有助於糖尿病和心臟健康,但還需要更多研究和更新指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