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微血管炎症對腎臟移植結果的影響,分析了來自歐洲和北美超過30個中心的6,798名患者的活檢資料。研究發現788份標本顯示新表型,其中641份之前被認為沒有排斥反應。結果顯示,無抗體介導排斥的微血管炎症患者,移植物失敗風險是正常患者的2.1倍,抗體介導排斥者則高達2.7倍。這強調了微血管炎症在腎臟移植中的重要性,並建議臨床上需標準化診斷標準。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免疫抑制治療的進步降低了急性排斥率,並改善了腎移植的短期存活率。然而,在腎移植中,腎小球疾病越來越常見,成為長期移植器官失敗的主要原因。這些疾病可能源自基因因素和免疫反應。對這些疾病成因的研究有限,但了解它們的免疫學和遺傳學可能會帶來更好的治療和腎移植的更佳配對策略。 PubMed DOI

腎移植接受者感染COVID-19後易出現排斥反應,需謹慎管理以避免併發症。調整免疫抑制藥物可改善情況,但仍需注意免疫抑制水平變化、內皮細胞損傷及免疫活化等因素。對患有COVID-19的移植接受者,目前缺乏明確指引,需更多研究以提供有效治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ABO不相容(ABOi)腎臟移植患者中,診斷抗體介導排斥反應(ABMR)的挑戰,特別是在缺乏供體特異性抗體(DSAs)時,C4d陽性的意義。研究分析了126名患者的214個活檢樣本,並根據微血管炎症(MVI)和腎小管炎進行分類。結果顯示,C4d陽性樣本的炎症程度較嚴重,且其腎功能和移植物存活率與DSA陽性組相似。結論指出,C4d陽性及特定炎症評分可作為ABMR的指標,需為這些病例制定適當治療策略。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腎移植抗體排斥議題持續受關注,美國為主要研究領域,加拿大Halloran PF等學者貢獻卓越。未來研究將聚焦移植結果、存活率和臨床研究,特別關注抗體排斥的預後,dd-cfDNA等策略有潛力。 PubMed DOI

微小RNA是一種小型非編碼RNA,調控基因表達。異常miRNA與腎移植問題相關。研究識別參與腎移植併發症的miRNAs,可幫助臨床決策。 PubMed DOI

一項研究比較了腎移植活檢組織中顯示移植腎小球病變和微血管炎症但沒有特定標誌的患者,與慢性積極抗體介導排斥的患者。使用先進技術,他們發現兩組之間基因表現和細胞類型的差異。沒有特定標誌的活檢組織顯示T細胞的存在和活性更高,暗示了一種更T細胞主導的表現型。 PubMed DOI

在腎移植接受者中,若出現反覆的IgA腎病(IgAN),伴隨著腎小管間質炎(TII)的存在會增加進展至慢性腎臟疾病第5期或移植腎器官損失的風險。這種風險與其他組織學和臨床變數無關。除了牛津分類外,識別TII可能有助於識別出風險增加、可能從特定治療中受益的移植患者。 PubMed DOI

2022年班夫腎移植病理分類新增了針對未明原因病例的新類別。研究指出T細胞在血清陰性排斥反應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挑戰現有分類方法。對於這種情況的原因、結果和治療仍存在不確定性。 PubMed DOI

一項研究評估了使用分子檢測來診斷腎移植活檢中的抗體介導排斥反應。活檢被分為三組:符合排斥標準的、排斥狀態不確定的,以及對照組活檢。結果顯示,整合分子檢測使一些活檢被重新分類為抗體介導排斥反應,導致移植物存活率下降。這表明在臨床實踐中使用分子工具來診斷排斥反應可能具有潛在益處。 PubMed DOI

免疫性損傷對長期腎臟移植失敗影響深遠,主要表現為排斥反應,這些反應可由免疫細胞或抗體引起。及早偵測免疫損傷對維持移植物功能至關重要,但傳統的腎功能指標如血清肌酸酐敏感性不足,無法有效監測免疫狀況。因此,新的生物標記被開發出來,以改善排斥反應的檢測和治療反應評估。本文探討了目前可用的生物標記及其臨床有效性,並強調需要進行前瞻性研究以驗證這些新檢測方法的實用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