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全胰臟切除術及胰島自體移植(TPIAT)是針對慢性及反覆急性胰臟炎的治療選擇,能讓患者達到胰島素獨立。不過,手術後可能會出現自發性低血糖,這是因為胰島細胞移植後胰高血糖素反應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使用了利拉魯肽(liraglutide),這是一種控制血糖的藥物。持續血糖監測用來追蹤低血糖與進食的關係,並評估利拉魯肽的效果。這是首次報導利拉魯肽用於TPIAT後的嚴重自發性低血糖治療。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Liraglutide是一種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肥胖和體重管理的藥物。它有助於控制血糖水平,但也會引起副作用,如低血糖、頭痛和噁心。一個案例研究討論了一位在使用liraglutide期間發展胰臟炎的患者,強調了在使用這種藥物時需要注意潛在的併發症。 PubMed DOI

胃切除後引起的低血糖問題可能與腸道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1有關。目前對於使用SGLT-1/SGLT-2抑制劑治療此症狀的研究有限。一項研究指出,卡納格列芬治療可改善症狀,並透過閃光葡萄糖監測(FGM)進行監控。卡納格列芬可降低低血糖事件,改善血糖穩定度,增加目標血糖範圍的時間。仍需更多研究來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Liraglutide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副作用少。有個案報告指出一名女性可能因使用liraglutide而有肝損傷,停藥後問題解決。常見副作用是胃腸不適,罕見則可能有甲狀腺癌、胰臟炎和低血糖。雖然藥物性肝損傷很少見,但對醫師來說是重要的警訊。 PubMed DOI

柟些胃部手術後,有時會因胰島素水平過高而導致進餐後低血糖,雖然罕見但相當嚴重。報告討論了一位患者在特定手術後出現此問題,伴隨高水平的胰島素和腸促素激素。營養改變無效,但奧曲肽藥物卻有幫助,降低了胰島素和激素水平,改善了症狀。定期注射奧曲肽解決了低血糖問題,儘管患者後來出現膽囊問題。這個案例凸顯了索馬托斯汀類似物在治療此情況中的有效性,並暗示了腸促素激素在其中的角色。 PubMed DOI

胰島移植是治療第一型糖尿病的方法,但冷藏可能損傷供者的胰島。研究指出,利拉魯肽有助於胰島存活,但對冷缺血損傷影響尚不明確。研究發現,利拉魯肽改善胰島存活和功能,減少氧化壓力,提升移植結果。利拉魯肽透過激活Akt信號保護胰島免受冷缺血損傷。 PubMed DOI

接受GLP1RA治療的糖尿病肝移植者發生急性胰臟炎的機率為3.0%,而使用SGLT2抑制劑、胰島素或二甲双胍的患者中則沒有發生病例。GLP1RA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引發胰臟炎的證據不足,對於肝移植者是否增加風險的數據也不明確。有再次移植經驗的患者可能是胰臟炎的額外風險。對於具有多個胰臟炎風險因素的肝移植患者,應謹慎考慮使用GLP1RA治療。 PubMed DOI

這個臨床案例顯示,使用semaglutide這種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對於因Dumping Syndrome引起的餐後低血糖有良好效果。31歲的女性患者因糖尿病而出現持續的晚餐後低血糖,之前對metformin不耐受,acarbose效果也不佳。開始使用semaglutide後,症狀明顯改善,血糖控制也提升,低於70 mg/dl的時間大幅減少,這些效果持續了8個月。這顯示semaglutide可成為術後減重患者管理反應性低血糖的有效選擇,改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如liraglutide和semaglutide被用來治療第二型糖尿病(T2DM)及肥胖症,能增強胰島素分泌、延緩胃排空,並減少胰高血糖素產生。不過,這些藥物可能增加胰腺炎的風險。案例中,一位53歲女性因T2DM多次發作胰腺炎,懷疑與semaglutide有關。停藥後15週,她再次發作,推測可能是semaglutide的持續影響造成的胰腺損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liraglutide對新診斷1型糖尿病成人的影響。68名參與者隨機接受每日1.8毫克的liraglutide或安慰劑,持續52週。結果顯示,liraglutide組的C肽反應維持,而安慰劑組下降,且liraglutide組的胰島素需求減少。使用liraglutide的患者在不需胰島素的情況下持續時間較長,且低血糖事件較少。總體來看,liraglutide能增強殘餘β細胞功能,減少胰島素需求,雖然停止使用後β細胞功能相似。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有急性胰臟炎病史的2型糖尿病或肥胖患者,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如Semaglutide和Tirzepatide)對復發急性胰臟炎風險的影響。分析了258,238名個體的數據,結果顯示使用GLP-1RA的患者復發率為13.8%,顯著低於未使用者的40.9%。其中,Tirzepatide的復發風險最低,僅6.2%。這些結果顯示GLP-1RAs可能有助於降低復發風險,需進一步研究以制定更合適的治療策略。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