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接受透析前的韓國慢性腎病(CKD)成年人中,他汀類藥物與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的關係。研究分析了1,177名參與者的資料,發現38%使用他汀,四年後52%顯示CAC進展,其中他汀使用者的進展率為58.3%,非使用者為41.7%。他汀使用者的CAC進展比值比為1.78,顯示出顯著關聯。研究結論指出,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與CAC進展獨立相關,建議需進一步研究其意涵。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CKD患者常因心血管疾病而亡,尤其是接受透析或腎臟移植者。研究指出,大鼠模擬CKD血管變化,出現動脈鈣化和硬化,血管彈性降低。血管變化可能早在CKD初期發生,提升一氧化氮水平或許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尿氯排泄量與非透析慢性腎病(CKD)患者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的關係,共有1,065名患者參與。根據尿氯與肌酸酐比率,患者被分為低、中、高三組。結果顯示,高尿氯排泄的患者CAC進展風險顯著較低,調整後比值比為0.379,而低尿氯排泄則未顯示顯著關聯。研究還發現一種倒J型關係,顯示高尿氯水平有助於降低CAC進展風險。總之,高尿氯排泄對非透析CKD患者的CAC進展有益。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患有慢性腎臟疾病(CKD)的主動脈瓣狹窄(AS)患者,AS病情進展較快,尤其CKD嚴重者更明顯。腎功能較差者AS進展速度也較快,結果可能需要手術或有生命危險。對於這類患者,密切監控至關重要,並需進一步研究腎功能異常與AS進展的關係。 PubMed DOI

CKD患者血脂異常增加心血管風險。建議50歲以上CKD患者用他汀,未進行透析者適用,透析者不適用。研究指出,糖尿病透析患者用他汀可穩定風險。討論透析患者是否應用他汀仍在進行中。 PubMed DOI

一項研究評估了他汀藥物使用與腎移植接受者(KTRs)心血管事件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他汀藥物並未降低KTRs的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事件,但對改善脂質概況是有效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來確認這些發現。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對慢性腎病(CKD)成人心血管疾病(CVD)、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1,310名參與者,發現32.5%無基線CAC的參與者出現新發CAC,35.3%有基線CAC的參與者顯示進展。結果顯示,新發CAC與CVD風險增加2.42倍、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82倍;進展性CAC則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73倍有關。研究強調CAC進展在CKD患者中與心血管風險的關聯,但也指出了一些限制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高脂血症患者中,慢性腎病(CKD)和末期腎病(ESKD)患者罹患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風險。研究發現,ESKD患者使用他汀的風險顯著增加,尤其是40至64歲的年輕女性。此外,脂溶性他汀在CKD和ESKD患者中均與風險增加有關,而親水性他汀則特別影響ESKD患者。這強調了在這些患者中需加強監測和預防措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他汀類藥物對腎衰竭患者的長期影響,特別是心血管疾病風險和死亡率。研究分析了2008至2015年間3,019名香港腎衰竭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使用他汀類藥物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22%及全因死亡率20%。此外,使用他汀類藥物並未顯著增加重大不良事件的風險。總結來說,他汀類藥物對腎衰竭患者在降低心血管風險和死亡率方面有長期益處,且副作用風險不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骨保護素(OPG)水平與慢性腎病(CKD)患者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的關聯。研究中1,130名CKD患者根據OPG水平分為四個四分位數,並在基線及四年後測量冠狀動脈鈣分數(CACS)。結果顯示,OPG水平與CACS呈正相關,且OPG最高的患者在四年間CAC進展風險顯著增加,調整後比值比為3.706。研究結論指出,OPG水平升高可能成為透析前CKD患者心血管風險的生物標記。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心血管問題風險增加有關,傳統風險因素無法完全解釋。研究調查了CKD第1至第3期患者的腎功能下降與頸動脈斑塊面積進展的關係,對328名患者進行了約16個月的監測。結果顯示,腎功能惡化與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有顯著反向關係,且這一現象不受傳統風險因素影響。中度至重度CKD患者的斑塊面積顯著增加,顯示非傳統機制可能影響動脈粥樣硬化。這強調了在CKD患者中需考慮超越傳統風險管理的因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