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系統性回顧探討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心理健康領域的應用,特別是在早期篩檢、數位介入和臨床應用的有效性。回顧分析了2017年到2024年期間的40篇文章,結果顯示LLMs能有效識別心理健康問題並提供電子健康服務,但也存在文本不一致、幻覺現象及缺乏倫理框架等風險。主要挑戰包括需要多語言專家標註的數據、內容可靠性及數據隱私等倫理問題。雖然LLMs不應取代專業服務,但作為輔助工具的潛力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LLMs在精神醫學領域引起關注,如ChatGPT/GPT-4可用於預測患者風險、治療干預和材料分析。然而,採用LLMs需面對挑戰,如限制、偏見、可解釋性、隱私擔憂和錯誤信息風險。評論討論了在精神醫學實踐中使用LLMs的機會、限制和考量。 PubMed DOI

像ChatGPT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精神醫學領域有潛力搭起人工智慧與人類認知過程之間的橋樑。它們可以協助診斷心理健康問題、管理憂鬱症、評估自殺風險,並支援教育。然而,存在一些限制,例如處理複雜案例的困難和低估自殺風險。未來的研究可能會探索LLMs如何重塑精神健康照護。 PubMed DOI

全球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現有的照護模式無法滿足需求。大型語言模型(LLMs)被視為解決方案,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評估和介入上提供幫助。本文回顧了LLMs的應用,並指出其潛在的正面影響與風險,強調需採取策略來降低風險。平衡心理健康支持的需求與LLMs的負責任開發至關重要,確保這些模型符合倫理標準,並讓有經驗的人參與開發,以減少傷害並增強其正面影響。 PubMed DOI

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醫療領域有潛力,但目前的評估方法無法有效識別其最佳用途。針對2022年至2024年間的研究進行系統性回顧,發現519項研究中僅5%使用真實病人數據。主要醫療任務集中在醫學知識和診斷,行政任務則較少。大多數研究專注於問答任務,準確性是主要評估維度,但公平性和偏見等問題卻被忽略。未來應標準化評估指標,納入臨床數據,並擴展至更多任務和專科。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全面探討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生物醫學與健康資訊學(BHI)的應用,強調其變革潛力及面臨的倫理與實際挑戰。透過分析1,698篇研究,發現LLMs在臨床決策支持、病患互動及醫療文件分析等領域的應用顯著增加,預期能提升診斷準確性。研究也揭示機構間的合作動態,特別是在心理健康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管理上,顯示出個人化醫療的潛力。儘管LLMs展現出巨大潛力,仍需重視倫理影響及模型驗證挑戰,以確保其在臨床上的有效性。 PubMed DOI

抑鬱症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雖然已有研究探討人工智慧在心理健康的應用,但針對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深入分析仍不多。本系統性回顧評估了LLMs在抑鬱症診斷與管理的有效性,並探討其在臨床環境中的整合潛力。從2018年到2024年,回顧了34項研究,發現像RoBERTa和BERT等模型在早期檢測和症狀分類上表現優異。不過,LLMs的臨床應用仍需解決數據隱私和倫理問題,才能安全有效地整合進醫療實務中。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精神醫學研究中不僅能提升臨床應用,還能改善文獻回顧、研究設計等方面的效率。不過,仍面臨偏見、計算需求、數據隱私和內容可靠性等挑戰。這篇回顧強調謹慎監督、嚴格驗證及遵循倫理標準的重要性,期望透過解決這些問題,最大化LLMs的優勢,並推動精神醫學研究的進展。 PubMed DOI

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心理健康護理中有潛力,能透過臨床筆記和轉錄來改善診斷和治療。不過,技術成本、識字差距和數據偏見等挑戰需解決。文章建議採用社會文化技術方法,重點在五個領域:建立全球臨床資料庫、制定倫理指導方針、精煉診斷類別、納入文化考量及促進數位包容性。作者強調開發具代表性的數據集和可解釋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的重要性,並強調各方合作以確保公平的臨床部署。 PubMed DOI

自殺預防是全球健康的重要議題,每年約有80萬人因自殺而喪生。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數位服務中有助於自殺預防,但也帶來臨床與倫理挑戰。2024年2月的回顧研究分析了43項相關研究,發現大多數集中於自殺風險識別,並探討了LLMs在臨床應用中的潛力。研究指出,隱私和同意等倫理問題需特別注意,並強調多學科合作及高品質數據的重要性。生成性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改善危機護理與教育,但需持續人類監督。 PubMed DOI

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臨床醫學中展現出潛力,能改善決策支持、診斷及醫學教育。不過,將其整合進臨床流程需徹底評估,以確保可靠性、安全性及倫理性。本系統性回顧調查了LLMs在臨床環境中的評估方法,發現大多數研究集中於一般領域的LLMs,醫學領域的研究較少。準確性是最常評估的參數。儘管對LLMs的興趣上升,研究中仍存在限制與偏見,未來需建立標準化框架,確保其安全有效地應用於臨床實踐。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