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針對慢性腎病(CKD)G3-5D期患者中合併心房顫動(AF)且使用口服抗凝劑(OACs)的主要出血風險因素進行調查。研究在瑞典進行,分析了2009至2018年間2453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每100名患者每年有8.9次主要出血事件。關鍵風險因素包括腎小管過濾率較低、以往腸胃道出血、充血性心衰竭、男性及血管疾病等。這強調了了解這些風險因素對於晚期CKD患者抗凝治療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患有慢性腎臟疾病(CKD)和心房纖顫(AF)的病人治療上有挑戰,尤其是抗凝治療。CKD可能影響抗凝藥物代謝和增加出血風險,對於CKD患者的AF更容易出現問題。對於腎功能中度受損的CKD患者,直接口服抗凝藥物(DOACs)比華法林更適合,但對於末期腎臟疾病(ESRD)或接受腎臟替代治療(RRT)的患者,最佳管理方式尚不明確。DOACs對腎功能有益,不同於華法林。若無法使用抗凝治療,可考慮左心房附屬器封閉(LAAO)。本文討論了ESRD/RRT患者的抗凝治療,強調口服抗凝藥物的腎保護效果以及LAAO作為抗凝替代方案的應用。 PubMed DOI

房顫和慢性腎臟疾病常共存,研究顯示腎功能下降和尿白蛋白增加會增加房顫風險,顯示CKD為房顫獨立風險因子。 PubMed DOI

評論指出,在CKD患者中,使用DOACs相較於華法林更有效且更安全,但對中至重度CKD患者需調整劑量。不同DOACs在CKD患者中有不同效果,但對接受透析的患者是否需要口服抗凝治療仍有爭議,因為DOACs和維生素K拮抗劑都增加出血風險。 PubMed DOI

丹麥研究指出,房顫患者使用DOACs治療較VKAs者,較不易罹患急性腎損傷和慢性腎臟疾病。研究涵蓋32,000多名患者,顯示1至5年內DOAC使用者較少腎臟併發症。結果顯示,DOACs對腎臟健康有益,或許是房顫患者更好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研究發現2007-2017年間韓國ESKD和AF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血劑比例增加,尤其是直接作用口服抗凝血劑。使用者風險較低,無增加出血風險,特別對ESKD合併AF患者有益,可降低死亡、中風和心血管事件風險。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房顫,可能增加中風風險。口服抗凝劑通常用來預防中風,但在重度腎臟病患者中的效果尚不明確。現在,直接口服抗凝劑被視為更安全、更有效的選擇,尤其是對於有腎臟病的房顫患者。本文探討了口服抗凝劑在腎臟病患者中管理房顫的作用,並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 PubMed DOI

腎功能衰竭患者合併心房顫動(AF)易發生血栓栓塞,但預防方法尚不明確。口服抗凝劑治療(OAC)如VKA或DOAC對其效果安全性尚無定論。研究缺乏,不清楚哪種更適合。LAAC作為替代方案,但研究提前終止。最新研究顯示,在接受血液透析的AF患者中,LAAC可降低血栓栓塞風險。治療需多學科共同決策,考量個人風險和益處。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許多患有心房纖維顫動的芬蘭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惡化會增加合併症和藥物使用。心血管風險因素隨時間增加,但降脂藥使用不足。建議對這高風險族群更重視治療風險因素。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尤其是接受血液透析的,面對心房顫動(AF)管理時挑戰重重。這些患者中風和栓塞風險高,但抗凝治療的出血風險也不容小覷。為此,專家小組提出10項建議,強調替代風險分層及新興治療選項,如因子XI抑制劑和左心房附屬物封閉術,旨在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預防策略,降低晚期CKD患者的出血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接受乙醯水楊酸(ASA)治療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分析哪些特徵會增加出血風險。研究對900名不依賴透析的CKD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9.1%的患者發生重大出血,主要是消化道出血。發現年齡是出血的主要預測因子,出血患者平均76.5歲,未出血者則為74歲。這強調在評估CKD患者使用ASA的安全性時,年齡及心血管風險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