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腎功能與癡呆的因果關係,特別是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癡呆。研究利用慢性腎病基因組和芬蘭基因庫的數據,透過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發現以胱蛋白酶C為基礎的腎小管過濾率(eGFR-cys)增加,與降低晚發性阿茲海默症風險顯著相關,勝算比為0.35,顯示強大保護效果。即使調整其他腎功能指標,這種關聯仍然顯著。研究建議監測胱蛋白酶C水平,可能有助於評估阿茲海默症風險,強調腎健康與認知功能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功能不佳與不同死因之間的關係。他們使用了來自英國超過40萬人的數據,並應用統計分析和Mendelian隨機化方法來評估因果關係。研究結果表明,腎功能不佳與心血管死亡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關係,但與全因死亡或非心血管死亡無關。需要在其他人群中進行進一步研究以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腎臟疾病與認知功能障礙有關,尤其是初次失智症風險增加,可能涉及超出血壓相關損傷的機制。 PubMed DOI

評論指出對於CKD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相關基因變異的研究仍不足,建議應該針對CKD患者進行更多基因研究,以了解基因如何影響認知功能,進而改善檢測和治療策略。這將有助於提升對CKD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理解和管理。 PubMed DOI

研究指出慢性腎臟疾病(CKD)與較低經濟地位有關聯,但關係尚不確定。透過基因數據,我們發現CKD患者高白蛋白尿水平可能導致較低收入,反之亦然。CKD影響收入,改善患者財務狀況或許需控制白蛋白尿水平。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運用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方法,探討腎功能減退與癌症風險的因果關係。分析了567,460名個體的腎小球過濾率(eGFR)和127,865名的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並評估了407,329名參與者的癌症結果。結果顯示,雖然識別出98,093例癌症病例,但eGFR和UACR與癌症風險或死亡率之間並無顯著因果關聯。研究結論指出,腎功能減退與癌症發生率無直接關係。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患者的認知障礙風險明顯高於一般人,但CKD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仍需深入探討。這篇綜述分析了流行病學的聯繫、特定的認知障礙模式及其潛在機制。雖然研究結果不一,但近期發現支持CKD與認知功能的關聯,特別是在執行功能和注意力方面。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血管損傷、尿毒素積累等。腎功能在解釋認知障礙的生物標記中越來越重要,未來研究應聚焦於釐清這些聯繫及生物標記的應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功能(特別是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與主動脈瓣狹窄(AVS)之間的因果關係,採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研究發現,基因預測的eGFR下降與AVS風險增加有關,且即使考慮BMI、高血壓、2型糖尿病、LDL膽固醇和吸煙等因素,這一關聯仍然顯著。質量控制分析顯示結果穩定,未發現AVS對腎功能有顯著影響。總體來看,腎功能下降可能是AVS的因果風險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功能與全球認知障礙(CI)之間的關聯,分析了17項研究的數據,涵蓋32,141名參與者,使用MMSE和MoCA評估認知功能。結果顯示,腎功能下降時,CI的盛行率顯著上升:eGFR ≥60 mL/min/1.73 m²為10%,60-30 mL/min/1.73 m²為47.3%,而<30 mL/min/1.73 m²則高達60.6%。研究還找出13個風險因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低教育水平等是CI的主要預測因子,顯示腎功能不佳與認知障礙有密切關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功能與記憶相關疾病的關聯,數據來自中國健康與退休縱向研究,共有5,282名參與者。分析了四種腎小管過濾率(eGFR)指標,結果顯示eGFR低於90 mL/min/1.73m²的個體,罹患記憶相關疾病的風險較高,危險比率介於1.27到1.56之間。eGFR的提升與疾病風險降低有關,亞組分析也支持這些結果。研究建議進一步探討腎功能受損作為記憶相關疾病的潛在指標。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認知功能障礙及癡呆症有關,可能導致住院率、心血管問題及死亡率上升。過去30年僅有四項研究探討CKD與認知障礙的遺傳標記,顯示研究空白。已有十七份報告指出認知功能與腎病指標(如eGFR、Cystatin C、白蛋白尿)之間的關聯,eGFR快速下降與認知惡化有關。多種生物標記與CKD及阿茲海默症相關,但因果關係尚不明確,顯示需進一步研究以釐清這些關聯。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