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心臟衰竭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因為它的發病率高,且與疾病和死亡率有關,還會對經濟造成影響。有效管理充血對改善患者預後非常關鍵。腎靜脈充血常導致利尿劑效果不佳,因此超濾成為急性心臟衰竭患者的一個有前景的替代療法。此外,腹膜透析也被視為管理心臟腎綜合症的可行選擇,特別是在心臟衰竭患者中。這篇討論將探討超濾和腹膜透析的病理生理學,並回顧相關臨床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腹膜超濾在心腎綜合症中的研究(PURE)是一項第二期臨床試驗,目的是評估創新腹膜超濾溶液PolyCore™在難治性充血性心臟衰竭患者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這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將招募約84名患者,分為接受標準治療或PUF治療兩組。主要目標是觀察PUF治療對患者死亡率及病情惡化的影響,並使用生存分析方法評估7個月的結果,並持續監測安全性至12個月。如果成功,將顯示PUF能緩解RCHF症狀並降低住院率。試驗登記編號為NCT03994874。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了腹膜透析(PD)在腎衰竭患者中的新進展,特別是腹膜的角色。更新內容包括ISPD指導方針對膜功能障礙的定義修訂,強調液體平衡的重要性,並指出導致腹膜超濾不足的三大機制。Bio-PD研究顯示,腹膜溶質轉移速率的20%變異與遺傳有關,並找到了幾個相關的遺傳位點。此外,AQP1基因的變異與水的運輸及PD結果有關。評論還提到維持腹膜完整性和增強超濾的創新策略,這些進展可能會促進更個性化的PD治療,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 PubMed DOI

液體過載是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常見且嚴重的問題。本研究探討床邊超音波(POCUS)測量靜脈充血與超濾需求及乾重的關係,涉及22名患者的32次透析數據。主要發現包括:透析前體重平均比乾重高1.9公斤,IVC直徑小於2公分,26%肝靜脈波形異常。平均超濾量為2084毫升,與IVC直徑變化顯著相關。IVC直徑減少與全身水分量減少相關,顯示POCUS可有效監測透析過程中的液體狀態。 PubMed DOI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是一種能降低血糖的藥物,對心血管健康及慢性腎病 (CKD) 進展有益,但在晚期 CKD 或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尚待研究。腹膜透析 (PD) 中常見的超濾失敗問題可能與 SGLT-2 抑制劑有關,這可能有助於預防此情況。本文回顧了動物研究及臨床試驗,探討 SGLT-2 抑制劑在 PD 患者中的應用,並強調未來研究需以患者為中心,特別是對偏遠社區的潛在好處。 PubMed DOI

長期腹膜透析(PD)可能會引發一些併發症,如超濾失敗(UFF),這會改變腹膜結構,導致血管生成和纖維化。研究顯示,缺失水通道蛋白1(AQP1)的小鼠中,AQP1對腹膜水運輸至關重要,約佔超濾的50%。針對腎衰竭PD患者的研究指出,AQP1基因型變異會影響水通道表達,進而影響水的運輸和患者預後。此外,高劑量皮質類固醇療法能調節AQP1水平,可能改善超濾。儘管已有許多研究,但關於水通道蛋白的結構和功能仍有待深入探討。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在心臟衰竭患者中相當普遍,約有50%的患者受到影響。心臟衰竭會影響腎臟微循環,但我們對此了解仍有限,因為缺乏非侵入性研究方法和相關動物模型。心臟衰竭和CKD患者常接受心臟手術,使用體外循環(CPB)時,急性腎損傷(AKI)是常見併發症。研究顯示,腎髓質的微循環功能障礙與AKI發展密切相關。本文將彙整相關數據,探討心臟手術中宏觀與微觀循環的變化,以及新生物標記和潛在療法的應用。 PubMed DOI

心臟衰竭和腎功能異常會互相影響、惡化,像是水腫、利尿劑沒效、治療沒到位,都會讓病情更糟。及早發現利尿劑抗藥性,並依個人狀況調整有效治療,有助提升存活率、減少住院、延緩腎功能惡化,也能改善生活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對於70歲以上的type 1心腎症候群患者,超濾治療比利尿劑效果更好,不僅能更快減輕體重、改善呼吸困難、縮短住院天數,出院後半年內回診次數也較少,且安全性相當。超濾有機會成為年長患者更理想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體液過多是末期腎臟病患者常見且危險,容易引發肺水腫等併發症。這篇研究介紹 MorWAK 可攜式穿戴型人工腎臟,能每天偵測並用超濾方式處理體液過多。裝置採用手術用吸引風箱作為幫浦,並透過數學模型分析其運作,最後用牛血進行效能測試。 PubMed DOI

對急性心衰竭需洗腎的病人來說,腎靜脈血流型態如果有改善,通常比較有機會順利停用洗腎;反之,若指標惡化,則較難停用。右心功能較好也有幫助。持續追蹤腎靜脈血流變化,有助於評估腎臟恢復和洗腎管理。不過,這些結果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