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在重症中風病人中,預防發燒是否能改善急性血管性腦損傷後的功能。研究在7個國家的43個重症監護病房進行,招募686名病人,分為發燒預防組和標準護理組。結果顯示,發燒預防組的發燒負擔顯著低於標準組,但在3個月的功能恢復上,兩組並無顯著差異。此外,發燒預防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較高。總結來說,雖然發燒預防有效,但未改善病人功能。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丹麥研究發現,對1500名急性中風症狀患者進行遠端缺血誘導(RIC)治療,並未在90天後顯著改善功能結果。雖然RIC組和假治療組的嚴重不良事件沒有明顯差異,但RIC組較常見上肢疼痛和皮膚瘀斑。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在高風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劑量三價流感疫苗與標準劑四價疫苗相比,並未顯著降低死亡率或住院率。分析觀察了疫苗的抗體反應,發現高劑量疫苗導致較高的抗體水平,但這並未與臨床結果的改善相關。這項研究強調了在高風險人群中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接受血栓切除手術的中風患者在90天後功能表現較佳且死亡率較低,但也有較高的顱內出血風險。因此,手術可能有助於康復,但需注意風險。 PubMed DOI

中國研究探討在救護車上降低疑似中風患者血壓的效果,結果顯示,立即降壓與常規治療在功能結果及不良事件上無顯著差異。降壓對腦出血中風患者有益,但對缺血性中風患者則不利。總結指出,院前降壓對急性中風患者功能結果無幫助,且許多患者為腦出血中風。 PubMed DOI

研究發現,給予敗血症患者醫用解熱鎮痛劑並未增加存活天數,但有助於降低某些器官功能障礙和呼吸窘迫症的風險。儘管靜脈注射醫用解熱鎮痛劑是安全的,但對危重敗血症患者的療效並不顯著。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在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中,將argatroban或eptifibatide加入標準靜脈溶栓治療的效果。研究在美國57個地點進行,納入514名患者。結果顯示,接受argatroban(5.2)和eptifibatide(6.3)的患者,其90天的殘疾程度評分均低於安慰劑(6.8),顯示治療效果較差。此外,argatroban(24%)和eptifibatide(12%)的死亡率也高於安慰劑組(8%)。總結來說,這兩種藥物並未改善治療效果,且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兩種不同的血紅素輸血閾值對急性腦損傷患者的影響,涵蓋22個國家的72個重症監護病房,共850名血紅素低於9 g/dL的患者。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寬鬆(低於9 g/dL)和限制性(低於7 g/dL)兩組。結果顯示,寬鬆策略組的不良神經學結果發生率為62.6%,而限制組為72.6%,顯示寬鬆策略有顯著優勢。此外,寬鬆組的腦缺血事件也較少。研究結果顯示,寬鬆輸血策略可能改善急性腦損傷患者的神經學結果。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外科環境中常見,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研究探討教育與臨床決策支持是否能改善外科單位AKI的早期管理及結果。這項叢集隨機試驗涵蓋加拿大阿爾伯塔省8個外科單位,共2135次入院的2038名AKI患者。結果顯示,介入組有16.0%患者惡化、需透析或死亡,對照組為17.5%,兩組無顯著差異。管理上如靜脈輸液等也無明顯改善,住院天數及三個月後腎功能變化相似。總結來說,這項介入未顯著改善AKI患者的護理或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急性缺血性中風和心房顫動患者中,直接口服抗凝劑(DOAC)的啟動時機。研究在英國100家醫院進行,將早期啟動(4天內)與延遲啟動(7-14天)進行比較,分析了3,621名患者。結果顯示,90天內的複合指標在兩組間無顯著差異,均為3.3%。這意味著早期啟動同樣安全有效,挑戰了延遲啟動的常見做法,建議早期啟動可能是一個可行的選擇。該試驗仍在進行中。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傳統中藥FYTF-919對中度至重度自發性腦內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和療效。試驗在中國26家醫院進行,共有1641名參與者隨機接受FYTF-919或安慰劑。結果顯示,FYTF-919組和安慰劑組在90天的功能恢復上沒有顯著差異,且兩組在嚴重不良事件方面也無顯著差異。這強調了臨床試驗在評估中藥療效的重要性,因為這些藥物雖然常用,但缺乏堅實的證據支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