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TransMet研究調查肝臟移植結合化療對永久性不可切除的結直腸肝轉移患者的療效,並與單獨化療比較。研究在20個歐洲中心進行,納入94名年齡18至65歲的患者,隨機分為肝臟移植加化療組和單獨化療組。結果顯示,肝臟移植加化療組的5年整體存活率為56.6%,顯著高於單獨化療的12.6%。雖然兩組均有不良事件報告,但研究結論認為,肝臟移植結合化療可能成為不可切除結直腸肝轉移患者的新標準治療選擇。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指出,腎移植接受者中患有糖尿病的使用二甲双胍可降低移植物失敗風險,對全因死亡或排斥反應則無明顯影響。二甲双胍對糖尿病群體有益,且未見乳酸中毒案例。高劑量二甲双胍與較低失敗風險相關,但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PubMed DOI

進行了系統性回顧,評估HCV感染供者到未感染接受者進行腎移植後接受DAAs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結果顯示治療後1年病毒學反應高,不良事件低,存活率優秀。從HCV感染供者到未感染接受者進行腎移植並接受DAAs治療看來是安全有效的,但仍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歐洲器官移植高齡者計畫(ESP)提升了老年腎臟移植患者接受移植的機會。研究發現,進行HLA-DR抗原的配型有助於降低死亡率和移植失敗率,提升患者和腎臟移植物的存活率。這項研究顯示,進行HLA-DR配型可改善老年腎臟移植的結果。 PubMed DOI

大腸直腸癌是全球重要議題,新興經濟體發病率上升,早期病例增加。過去十年研究提升對癌症了解、治療及存活率。系統治療、手術技術進步延長預期壽命。專注於括約肌保留、精準腫瘤學、腸道微生物組分析等。多學科合作是大腸直腸癌治療的重要進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持續低溫氧合機械灌注(HOPE)與靜態冷藏(SCS)在心臟移植前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試驗在八個歐洲國家的15個移植中心進行,隨機將229名患者分為HOPE組和SCS組。結果顯示,HOPE組在移植後30天內的心臟相關併發症發生率為19%,而SCS組為30%,顯示HOPE的風險降低了44%。雖然未達到統計學意義,但HOPE在減少主要移植物功能障礙方面顯示出潛在優勢,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在西方國家,對於可切除的胃癌,標準治療是圍手術期化療。本研究比較術前化放療與僅圍手術期化療的效果,涉及574名患者。結果顯示,術前化放療組的病理完全反應率較高(17%對8%),腫瘤降期效果也較佳。然而,經過67個月的中位隨訪,兩組的整體生存率(化放療組46個月對化療組49個月)及無進展生存期(31個月對32個月)並無顯著差異,且毒性影響相似。因此,對於可切除的胃癌,術前化放療並未改善整體生存率。 PubMed DOI

腎臟移植受者(KTRs)通常需服用免疫抑制劑如mycophenolate,以防止器官排斥,但可能引發腸道及其他器官的炎症。雖然KTRs面臨較高的皮膚癌風險,但結腸直腸癌風險似乎未增加。研究分析了35名未移植者和49名KTRs的腸道活檢,發現KTRs的結腸間質細胞密度顯著高於未移植者,且這與結腸腺體結構的微小變化有關。癌症樣本中,KTRs與未移植者之間未見顯著結構差異。總體來看,KTRs的結腸顯示出較多的常駐間質細胞。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第一型原發性草酸尿症患者接受同時或順序肝腎移植的結果,共有10位患者參與,隨訪平均3.2年。結果顯示,同時移植的患者在6個月和12個月的腎功能較順序移植者好,雖然差異不顯著。活檢顯示大多數患者都有草酸鈣結晶沉積。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患者在最後隨訪時都保有腎臟移植。這些結果顯示,針對性移植策略能有效管理此病,即使在低收入國家也適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GLP-1受體激動劑semaglutide對接受高劑量化療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淋巴瘤患者的腸胃道黏膜炎影響。高劑量化療常造成腸胃道損傷,導致嚴重併發症,目前尚無有效預防措施。研究為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涉及40名成人患者,為期8週。主要終點為HSCT後四週內的GI黏膜炎嚴重程度,次要終點包括炎症標記、生活品質及安全性評估。研究已獲丹麥當局批准,結果將在科學論壇分享,試驗編號為NCT06449625。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多學科方法的有效性,特別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如何協助高BMI患者減重,以符合肝臟移植的資格。研究對象為19名BMI超過40或超過35且有腹部脂肪的患者,接受了由肝臟科醫生、營養師和輔導員組成的團隊支持,並使用抗肥胖藥物。最終,患者中位減重11.7公斤,8名成功接受肝臟移植,4名列入等待名單。結果顯示,全面的飲食和醫療支持對高BMI患者的減重有顯著幫助。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