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M-PLACE研究(NCT04145440)評估了felzartamab這種全人源抗CD38單克隆抗體在高風險原發性膜性腎病(PMN)患者中的安全性與療效。研究包含兩個隊列:新診斷或復發的PMN(隊列1,n=18)及對免疫抑制療法耐藥的PMN(隊列2,n=13)。結果顯示87.1%的患者經歷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常見問題包括輸注反應和低γ球蛋白血症。療效方面,76.9%的患者抗PLA2R抗體滴度顯著降低,且部分患者的蛋白尿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所改善。總體而言,felzartamab耐受性良好,並引發快速免疫反應。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根據2021年的KDIGO指南,治療膜性腎病時建議監測抗PLA2R抗體水平。根據MENTOR試驗,研究發現治療3個月後結合抗體水平和白蛋白水平的評估是最佳預測因子,比起基線或治療6個月後的評估更準確。這種方法預測緩解情況更準確,等到6個月後並沒有額外好處。 PubMed DOI

Ofatumumab是第二代抗CD20抗體,可作為替代治療方案,適用於對利妥昔單抗不耐受或抗藥的原發性膜性腎病和腎病症候群患者。初步研究顯示Ofatumumab可改善症狀,但仍需更多研究確認其效果。 PubMed DOI

研究探討328位患者,使用PLA2R和抗-PLA2R抗體預測膜性腎病(MN)預後。根據抗原和抗體狀態分為三組,發現GAg+/SAb+患者病情嚴重,需更多治療。抗-PLA2R抗體影響緩解可能性,抗體高於2.055 RU/mL可診斷MN蛋白尿。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蛋白尿和抗-PLA2R1抗體水平與原發性膜性腎病(MN)的結果有關。不同區域的抗體水平影響緩解結果,監測抗體和蛋白尿可評估利妥昔單抗(rituximab)治療MN的效果。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患有IMN且在腎組織中有PLA2R抗原沉積但血清中沒有PLA2R抗體的患者,比有抗體的患者症狀輕且預後較佳。低白蛋白和高膽固醇水平與抗體存在相關,沒有抗體的患者更容易完全康復。 PubMed DOI

研究發現使用CD38單株抗體felzartamab治療腎移植患者的抗體介導性排斥反應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接受6個月的治療後,觀察6個月,結果顯示felzartamab安全性高,部分患者有輕微反應。Felzartamab比安慰劑更能解決排斥反應,且副作用較少。研究指出,felzartamab可能成為治療此類反應的選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rituximab對活躍性膜性腎病(MN)患者的療效,特別是那些腎功能不佳或對免疫治療有抵抗的患者。研究納入180名有顯著蛋白尿或腎功能下降的患者。結果顯示,接受rituximab後,年均腎小球過濾率(eGFR)下降速率從13.9降至1.7 mL/min/1.73 m²/年。18個月時,12%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42%達到部分緩解。治療耐受性良好,兩年內存活率高達95.6%,腎臟存活率為93%。總體而言,rituximab對這些患者有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Obinutuzumab(抗CD20單克隆抗體)在治療原發性膜性腎病(MN)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分析了59名接受此治療的患者,結果顯示在中位隨訪9.4個月內,84.7%的患者達到完全或部分緩解。與接受二線治療的患者相比,Obinutuzumab作為初始治療的患者緩解機率顯著提高。此外,治療後B細胞數量明顯下降,蛋白尿減少,血清白蛋白增加。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顯示Obinutuzumab在原發性MN的初始療法中是一個有前景且耐受性良好的選擇。 PubMed DOI

原發性膜性腎病(PMN)與針對PLA2R的自體抗體有關,治療選擇依患者風險而異。本研究分析34名參與STARMEN試驗的患者,比較他克莫司-利妥昔單抗(TAC-RTX)與皮質類固醇-環磷酰胺(GC-CYC)的療效。研究發現,基線尿液中的CXCL13可預測對TAC-RTX的反應,且治療過程中細胞因子水平變化與腎損傷及疾病活動指標相關。血漿GDF15下降與GC-CYC反應正相關,顯示不同治療反應階段的細胞因子模式變化,CXCL13可作為預後標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obinutuzumab和rituximab在治療原發性膜性腎病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對象為有顯著蛋白尿且腎功能良好的患者,且對標準治療無反應。結果顯示,接受obinutuzumab的患者中有95%達到緩解,而rituximab組則為67%。此外,obinutuzumab的完全緩解率也較高(38%對14%)。在PLA2R相關腎病的亞組中,obinutuzumab組的B細胞計數較低,且免疫學緩解率有上升趨勢。整體來看,obinutuzumab可能提供更佳的臨床結果,且安全性相似。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