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在肺移植患者中,早期診斷腎臟損傷非常重要,因為腎病會影響預後。一項研究分析了2010至2021年間100例肺移植患者的腎臟活檢,發現多種慢性腎臟病變,最常見的包括動脈硬化和急性腎小管壞死。研究指出,血栓性微血管病與使用某些藥物有關,且只有一半患者有生物學跡象。34名患者進展至末期腎病,主要風險因素包括術後透析和蛋白尿。建議有腎病跡象的患者應轉診腎臟科醫生,及早進行活檢。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拒絕反應是腎移植失敗的常見原因。目前的檢測方法並不太能及早檢測到拒絕反應。腎臟活檢是最佳方法,但可能存在風險。基於對拒絕反應免疫過程的理解,新的檢測方法可以幫助更早地檢測到拒絕反應,而無需進行侵入性程序。 PubMed DOI

幹細胞移植是治療某些癌症的有效方法,但可能會導致腎臟問題。手術後的前100天內,急性腎損傷很常見,發生率從12%到73%不等。移植後可能需要透析,且與高死亡率相關。腎臟科醫師應該對這些問題有所了解,以提供最佳照護。 PubMed DOI

一項研究發現,腎移植患者中,患有腎小球腎炎並在移植前接受免疫抑制治療(PTI)治療其原發病的患者,與未接受PTI治療的患者相比,更容易在移植後發展出惡性腫瘤。尤其是那些在移植前接受環磷酰胺或利妥昔單抗的患者,風險更高。對於這些患者來說,移植後定期監測惡性腫瘤至關重要。 PubMed DOI

腎移植後常見的貧血問題可能影響腎臟存活率和患者結果。一項研究發現,腎移植患者中有31.3%在手術後6個月出現貧血,12個月後為23.5%。病理特徵如腎小球硬化、小動脈透明質沉積和血管纖維內膜增厚可能與貧血有關,可在時零活檢中觀察。這些發現有助於預測貧血的發展。 PubMed DOI

腎移植功能障礙的常見原因包括抗體介導的排斥、T細胞介導的排斥、BK多瘤病毒腎病變和鈣調節素抑制劑毒性。這些情況的盛行率隨著時間而變化,活躍的抗體介導排斥和鈣調節素抑制劑毒性在移植後期較為常見。了解這些情況的時間進展可以幫助有效診斷和管理腎移植功能障礙。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活體捐贈腎臟14%可能出現慢性變化,1%可能有腎小球疾病,但這些不影響康復或存活率。活檢異常結果與不良結果無關。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再灌注後生檢組織中的Remuzzi分數與移植失敗風險增加有關,但與採購時結果不一致。再灌注後生檢或許可預測移植結果,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改進生檢方法。 PubMed DOI

研究發現不同評分系統與腎臟移植後功能有關,尤其在腎小球較少的樣本中。建議使用簡單的評分系統來預測預後,並將腎小球硬化分數替換為小管間質分數以提高預測準確性。進一步驗證可在冰凍切片中進行。 PubMed DOI

研究利用腎移植活檢轉錄組學改善拒絕反應診斷取得進展,但尚需進一步研究臨床效益和成本效益。監管批准後,醫師可更容易取得相關資訊,但仍需更多證據和指導,以確定最佳應用方式和整合標準診斷實踐。 PubMed DOI

考慮進行腎移植手術的末期腎病患者會接受全面評估,以確保手術前的健康狀況,因為器官短缺問題。雖然有指引可供管理移植患者的癌症,但在處理這個族群中的癌前病變方面,資訊有限。這篇評論討論了在移植候選人中可能發現的罕見癌前病變,並強調缺乏高水準證據來管理這些疾病。評論建議諮詢內科和外科腫瘤專家,制定個別化的管理計劃。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