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腸道Stearoyl-CoA desaturase-1 (SCD1)在全身能量平衡和新陳代謝中的角色。研究發現,腸道特異性SCD1基因剔除的小鼠在高脂飲食下,雖然攝取更多食物,但體重增加較少,且能量消耗增加,葡萄糖耐受性改善。此外,這些小鼠的膽汁酸水平較高,腸道微生物組多樣性較低,顯示SCD1缺失對膽汁酸穩態和能量平衡有顯著影響,可能透過TGR5的激活來調節新陳代謝。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前胰高血糖素衍生的肽(PDGPs)在脂質代謝中的角色,特別是在高脂飲食(HFD)下。研究比較了缺乏PDGPs的小鼠(GCGKO)與對照組,發現GCGKO小鼠在肝臟中與脂肪酸氧化相關的基因表現較低,但肝臟FFA和三酸甘油脂水平卻較低,脂肪組織重量也較輕。此外,腸道中脂質吸收也有所改變。總結來說,PDGPs在高脂飲食下對脂肪肝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PubMed DOI

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在調節糖脂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在糖尿病和肥胖背景下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係仍不明。研究利用兩種第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發現FGF21能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腸道損傷,並降低血清脂多醣(LPS)水平。FGF21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增加短鏈脂肪酸(SCFA)和GLP-1分泌。抗生素治療則抵消FGF21的益處,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對FGF21的抗糖尿病效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GPR84在葡萄糖代謝中的重要性。GPR84是一種中鏈脂肪酸的受體,研究使用了缺乏GPR84的老鼠。這些老鼠雖然體型瘦小,但在高脂飲食下卻出現高血糖和高脂血症,且胰島素和GLP-1水平較低。攝取中鏈甘油三酯對野生型老鼠有改善代謝的效果,但對缺乏GPR84的老鼠則不明顯。結果顯示,MCFAs透過GPR84在維持葡萄糖和脂質穩態中扮演關鍵角色,顯示其在治療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潛力。 PubMed DOI

腸道荷爾蒙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溝通對調節葡萄糖水平非常重要,但具體機制仍不明。本研究聚焦於由NUCB2基因產生的nesfatin-1荷爾蒙,能抑制食慾並檢測葡萄糖和脂質,減少肝臟葡萄糖產生。實驗中,將nesfatin-1注入NUCB2基因敲除的老鼠小腸,透過腸-腦-肝信號路徑降低肝臟葡萄糖生成。研究顯示,nesfatin-1與MC4R受體互動,提升cAMP水平,刺激GLP-1分泌,進一步抑制肝臟葡萄糖產生,強調其在能量平衡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桑枝鹼片(SZ-A)對高脂飲食大鼠的肥胖及脂質代謝影響。主要發現包括:SZ-A顯著減少體重和血脂,改善肝功能;調節荷爾蒙如瘦素和胰島素;改善腸道微生物群,增加有益細菌;降低有害膽汁酸;識別258種代謝物變化;減輕腸道炎症,恢復結腸屏障。總體而言,SZ-A在管理肥胖及代謝失調方面顯示出良好潛力。 PubMed DOI

肥胖是21世紀的重要全球健康問題,與多種疾病如第二型糖尿病、肝病和心血管疾病有關,後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膽汁酸和腸促胰素是影響脂肪消化和胰島素分泌的腸道荷爾蒙,最近被認為是重要的信號分子,影響多個器官。基於腸促胰素的療法已改變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治療方式。這篇評論探討了肥胖中膽汁酸失調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聯,以及腸促胰素在此過程中的調節作用和現有治療方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胃泌素/CCKBR軸在腸道葡萄糖代謝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2型糖尿病(T2D)中。研究人員使用缺失Cckbr的老鼠與對照組,並給予不同飲食,觀察血糖變化。他們開發的胃泌素-SiO₂微球能專門刺激腸道CCKBR,並不進入血液循環。結果顯示,缺乏Cckbr的老鼠在高脂飲食下易發展為前糖尿病,並迅速進展為T2D。這些微球能有效減少腸道葡萄糖吸收,顯示其在治療2型糖尿病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兩種腸道細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和Bacteroides fragilis對小鼠腸道細胞系中飽足感荷爾蒙的影響。主要發現包括:B. fragilis顯著提升PYY的表達,B. thetaiotaomicron的無細胞上清液(CFS)則增加GLP-1的水平。兩種細菌的非活性形式也能提高GCG和GLP-1濃度。研究建議這些細菌及其衍生物可能成為調節飽足感的潛在益生菌,未來需進一步探討其機制及治療用途。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特別是(Ex-4)<sub>2</sub>-Fc,如何透過腸道微生物群來治療肥胖。研究發現,(Ex-4)<sub>2</sub>-Fc能改變肥胖小鼠的腸道微生物組成,特別是增加有益細菌<i>Akkermansia muciniphila</i>的數量。抗生素治療會降低其效果,顯示腸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補充<i>Am</i>能恢復療效,且其產生的代謝物可降低脂肪細胞中的瘦素水平。這項研究強調腸道微生物群在GLP-1RA療法中的關鍵角色,可能為肥胖和糖尿病的治療提供新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腸道L細胞裡的Piezo1對GLP-1分泌很關鍵,進而影響肝臟脂肪代謝。若把Piezo1基因敲除,GLP-1分泌會變少,肝臟脂肪堆積增加,脂肪生成基因也會上升。用GLP-1受體促效劑或刺激GLP-1分泌能改善這些狀況,但Piezo1必須存在才有效,顯示Piezo1在調控肝臟脂肪上扮演重要角色。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