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腸道Stearoyl-CoA desaturase-1 (SCD1)在全身能量平衡和新陳代謝中的角色。研究發現,腸道特異性SCD1基因剔除的小鼠在高脂飲食下,雖然攝取更多食物,但體重增加較少,且能量消耗增加,葡萄糖耐受性改善。此外,這些小鼠的膽汁酸水平較高,腸道微生物組多樣性較低,顯示SCD1缺失對膽汁酸穩態和能量平衡有顯著影響,可能透過TGR5的激活來調節新陳代謝。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膽酸不僅在形成膽汁和吸收脂肪時扮演重要角色,還透過影響葡萄糖和脂質代謝,利用受體如FXR和GPBAR1發揮作用。FXR主要存在於腸道和肝臟,而GPBAR1則主要在腸道中。膽酸透過與這些受體和信號分子如FGF15/19、神經酰胺和GLP-1互動,影響新陳代謝。瞭解這些機制有助於未來研究膽酸對新陳代謝的影響。 PubMed DOI

腸道菌群,特別是細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SCFAs),與肥胖有關。研究發現SCFA水平與女性不同的代謝表現有關,包括較低的脂肪積聚、改善葡萄糖調節、更好的β細胞功能等。雖然SCFA與各種代謝因子和脂肪積聚相關,但無法單獨憑藉SCFA水平區分不同的代謝表現。 PubMed DOI

有些人即使吃高熱量也能保持苗條。研究發現,對抗肥胖的老鼠改善新陳代謝,透過啟動棕色脂肪、調整膽酸和腸道菌群。將這些老鼠的腸道細菌移植給其他老鼠,可以降低脂肪並改善血糖控制。膽酸T-β-MCA有助調節新陳代謝。這些老鼠透過啟動棕色脂肪,能消耗更多能量,可能與腸道細菌-膽酸-GLP-1軸有關。 PubMed DOI

肥胖是全球持續增加的複雜疾病。最新研究指出,攝取過多脂肪可能改變腸道細菌,影響身體飽足信號,進而促使肥胖。這些信號涉及調節飢餓和飽足的激素和神經肽。本文討論了腸道細菌如何影響這些信號,並透過與大腦溝通影響它們。同時探討了膳食改變和干預措施,如益生元、益生菌、共生元和減重手術如何影響腸道細菌和飽足信號,以幫助對抗肥胖問題。深入了解這些機制可提升肥胖治療效果。 PubMed DOI

高脂肪和高糖的不健康飲食是導致肥胖的主因之一,影響GLP1水平。腸道微生物在此扮演重要角色,可能透過RNA上的m6A甲基化等修飾發揮作用。研究顯示,肥胖小鼠的微生物移植到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小鼠後,GLP1水平和基因表達下降,顯示微生物可能透過表觀轉錄修飾調節GLP1表達。 PubMed DOI

RYGB手術有助於改善2型糖尿病,增加GLP-1的產生。研究發現RYGB後小腸基因表達有變化,影響GLP-1調控。分析顯示膽固醇生合基因有變化,其中SCD1基因降低GLP-1產生。在小鼠實驗中,抑制SCD1也降低GLP-1水平。研究指出SCD1在RYGB後調控GLP-1扮演重要角色。 PubMed DOI

SCD1是一種重要的酶,能將飽和脂肪酸轉換成單不飽和脂肪酸,在脂質代謝中扮演關鍵角色。研究指出,缺乏SCD1的老鼠較不易肥胖和肝臟脂肪積聚,並有較佳的能量利用。研究聚焦於腸道SCD1在調節整體能量平衡的作用,結果顯示腸道SCD1影響膽酸代謝和能量平衡,可能透過TGR5激活來達成。 PubMed DOI

小腸中的酶ACSL5對調節能量代謝至關重要,影響著脂肪吸收和激素釋放。缺乏ACSL5的老鼠在高脂飲食下脂肪吸收較低,能量消耗增加,體重增加減少。這種缺乏導致控制食慾激素升高,進而減少進食。ACSL5在調節能量平衡和預防肥胖中扮演關鍵角色,但僅對高脂飲食有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前胰高血糖素衍生的肽(PDGPs)在脂質代謝中的角色,特別是在高脂飲食(HFD)下。研究比較了缺乏PDGPs的小鼠(GCGKO)與對照組,發現GCGKO小鼠在肝臟中與脂肪酸氧化相關的基因表現較低,但肝臟FFA和三酸甘油脂水平卻較低,脂肪組織重量也較輕。此外,腸道中脂質吸收也有所改變。總結來說,PDGPs在高脂飲食下對脂肪肝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PubMed DOI

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在調節糖脂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在糖尿病和肥胖背景下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係仍不明。研究利用兩種第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發現FGF21能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腸道損傷,並降低血清脂多醣(LPS)水平。FGF21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增加短鏈脂肪酸(SCFA)和GLP-1分泌。抗生素治療則抵消FGF21的益處,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對FGF21的抗糖尿病效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