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指出,腎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高敏感度心臟肌鈣蛋白T(hs-cTnT)診斷急性心肌梗塞(AMI)時面臨挑戰。研究中針對20,912名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的患者,提出了新的hs-cTnT切割值,以提高診斷特異性。對於腎小管過濾率(eGFR)不同的患者,新的切割值分別為14、18和48 ng/L,顯著提升了特異性,同時保持高敏感性。這些結果有助於臨床醫師更準確地診斷腎功能不全患者的AMI,並降低過度治療的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心臟肌鈣蛋白(cTn)是重要的心臟衰竭預後指標,可幫助預測病情。最新研究指出,某些治療方法如沙庫比曲/缬沙坦和SGLT-2抑制劑對心臟衰竭患者有益。尤其對於cTn水平高且風險大的患者效果更佳。雖然cTn在心臟衰竭中有預後價值,但在預防和個別化治療方面的潛力仍待確認。 PubMed DOI

心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對於這些患者,心肌梗塞(MI)沒有標準的定義。一個國際團體建議採用第四版心肌梗塞通用定義,並對這個族群進行一些調整。他們建議使用症狀和心電圖進行診斷,但不使用基線肌鈣蛋白水平。這個標準化的定義應該能提高研究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PubMed DOI

心臟衰竭患者中,使用半胱氨酸蛋白C(cysC)和血清肌酸酐(Scr)估計腎功能的差異會影響臨床結果。研究發現,cysC和Scr估計的腎功能負差異與更糟糕的結果有關,包括死亡率、生活品質差和脆弱性。在心衰惡化期間,使用cysC評估腎功能更容易觀察到腎功能下降,顯示在心臟衰竭患者中,使用cysC可能提供額外見解。 PubMed DOI

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腎功能異常增加死亡風險,CABG手術降低死亡率,尤其對正常和輕度腎功能異常患者效果較好。對中度腎功能異常患者,CABG和PCI效果差異不大。早期發現輕度腎功能異常對選擇最佳血管重建策略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研究發現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倖存者,若遵循醫學治療建議,不論腎功能如何,都有較低的長期死亡風險。患有慢性腎臟疾病(CKD)的患者死亡率較高。改善對建議藥物治療的依從性,或許能降低長期死亡率。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接受血管造影檢查時,大部分輕微CA-AKI不會增加心血管風險。然而,BNP、Tn-I和hs-CRP與心血管事件有關,但預測效果有限。心血管事件可能與潛在腎臟疾病和風險因素有關,而非輕微CA-AKI。未來研究應該針對中度至重度CA-AKI對心血管事件的影響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PubMed DOI

研究探討了hsTnI濃度對ACS患者長期預後的影響。結果顯示,持續升高的hsTnI濃度增加死亡風險,而正常濃度者風險較低。兩次檢測間濃度變化對整體死亡風險無明顯影響。當hsTnI上升超過50%,30天內死亡率較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探討特定炎症和血管生成生物標記物與腎功能以及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ACS)患者長期結果之間的關係。總共有1293名ACS患者在2008年至2015年間接受追蹤,他們的血漿在入院的頭三天內收集。研究分析了13種生物標記物,發現其中有9種與腎功能呈負相關。在這些生物標記物中,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3(FGF-23)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MACE+)有獨立關聯。即使在調整其他生物標記物後,這種關聯仍然顯著。研究沒有發現慢性腎臟病(CKD)狀態與生物標記物之間的交互作用。總的來說,研究結果表明,FGF-23可能作為ACS患者的獨立預後標記物,無論其CKD狀態如何。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影響超過30%的急性心肌梗塞(MI)患者,且與治療管理不佳及預後較差有關。丹麥於2010至2022年進行的研究顯示,CKD患者在冠狀動脈造影和血管重建的機率明顯低於無CKD患者,且接受雙重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療的比例也較低。CKD患者的一年死亡率為21%,高於非CKD患者的16.4%。儘管心肌梗塞後的存活率有所改善,CKD仍與較低的治療管理率及較高的死亡率相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無症狀的2型糖尿病(T2DM)及高血壓患者中「心臟壓力」(HS)的流行率,使用2023年ESC心臟衰竭協會的NT-proBNP切點。研究涵蓋192名年齡55歲以上的門診病人,發現28.6%可能有HS,43.2%處於灰色區域,28.2%則不太可能有HS。CKD和抗高血壓藥物數量與HS獨立相關,血糖控制未顯著影響。這顯示許多T2DM患者即使在亞臨床階段也有心臟損傷風險,早期識別有助於預防心臟病進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