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分析了早期經皮機械循環支持(MCS)對急性心肌梗塞相關心源性休克(AMICS)患者六個月內死亡率的影響。共納入九項試驗,1,114名患者,結果顯示早期MCS並未顯著降低死亡率,但對於沒有低氧性腦損傷的ST段抬高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MCS可顯著降低死亡率。然而,MCS的使用也增加了重大出血和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因此,建議在特定患者中選擇性使用MCS。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最近研究發現,在心臟停止後的患者中,將平均動脈壓設定在較高或較低值並無明顯影響180天的死亡率或神經恢復。研究指出,治療效果可能排除25%以上。兩組間未發現明顯不良事件差異,但仍需進一步研究確認是否有較小的治療效果。 PubMed DOI

最新研究指出,在院外心臟驟停患者中,早期冠狀動脈造影術與延遲CAG相比,沒有明顯優勢。研究包含了1512名患者,顯示兩種策略的死亡率無顯著差異。亞組分析未發現特定族群從早期CAG中受益,但女性的死亡風險較男性高。 PubMed DOI

心肌梗塞後引發心源性休克,即使治療有進步,死亡率仍高。研究分析了超過16,000例病例,發現低死亡率中心通常患者較少有健康問題,執行更多血管手術,並遵循治療指南。降低死亡率的因素包括左心室輔助裝置、更多血管手術和高AMI-CS病例量。然而,有些因素在低死亡率中心並不一致,顯示治療AMI-CS患者的複雜性。這研究凸顯改善高風險人群預後的挑戰。 PubMed DOI

在一項涉及患有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和心源性休克的病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使用微軸流泵(Impella CP)與標準治療相結合,相較於僅使用標準治療,可降低180天內死亡風險。然而,使用該泵與更高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相關聯。 PubMed DOI

這項綜合分析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對急性心肌梗塞 (AMI) 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研究涵蓋心血管死亡、心肌再梗塞、全因死亡率等多項指標。經過2450篇文獻篩選,最終納入五項研究,共5398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顯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 (OR 0.34) 和全因死亡率 (OR 0.54),但對心肌再梗塞影響不大 (OR 0.91)。此外,使用SGLT2抑制劑與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 和再住院率顯著降低有關。建議未來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以進一步驗證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對於有或沒有第二型糖尿病及心臟衰竭的患者,已證實能改善心血管結果。不過,這些藥物在急性心肌梗塞 (MI) 後的效果仍有爭議。一項系統性回顧分析了五項隨機對照試驗,涉及11,211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能顯著降低心臟衰竭住院風險,但對全因死亡率和住院率並無顯著影響。未來仍需進一步研究來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持續低溫氧合機械灌注(HOPE)與靜態冷藏(SCS)在心臟移植前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試驗在八個歐洲國家的15個移植中心進行,隨機將229名患者分為HOPE組和SCS組。結果顯示,HOPE組在移植後30天內的心臟相關併發症發生率為19%,而SCS組為30%,顯示HOPE的風險降低了44%。雖然未達到統計學意義,但HOPE在減少主要移植物功能障礙方面顯示出潛在優勢,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199名接受體外膜氧合(ECMO)支持的患者,發現死亡率高達76.38%。主要風險因素包括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其死亡風險幾乎增加三倍,且年齡每增加一年,死亡機率也會上升。年齡的預測能力最佳,切割值為48.5歲。此外,缺乏先天性心臟病和無手術歷史的患者也被視為獨立的死亡風險因素。研究強調年齡和CRRT在評估ECMO患者死亡風險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一項隨機對照試驗評估經導管二尖瓣修復對心衰竭及中度至重度功能性二尖瓣逆流患者的效果。研究涵蓋505名來自九國的患者,隨機分為裝置組(接受二尖瓣修復加標準治療)和對照組(僅接受醫療治療)。結果顯示,裝置組在24個月內因心衰竭或心血管死亡住院的比率顯著低於對照組,且健康狀態改善更明顯。與裝置相關的安全事件極少,僅4名患者出現。總結來說,經導管二尖瓣修復顯著改善患者的住院次數及健康狀態。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和體外膜氧合(ECMO)的非手術病人預後的影響因素。分析了2013年12月至2023年4月的數據,主要關注住院死亡率。研究發現,結合CRRT持續時間和年齡的模型在預測住院死亡率上更有效,AUC達0.868。獨立風險因素包括年齡較大、CRRT植入及較長的CRRT持續時間。研究還開發了列線圖,顯示預測與實際結果一致性良好。總之,這些因素與非手術ECMO病人的住院死亡率有顯著關聯。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