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透過問卷調查,估算丹麥北部地區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的盛行率。結果顯示,23.3%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有DPN,18.0%則可能有疼痛性DPN。不同市鎮的盛行率差異明顯,DPN範圍從22.1%到35.0%,而疼痛性DPN則在15.6%到20.0%之間。高體重指數、長期糖尿病、使用胰島素及低收入等因素,均與DPN風險增加有關。這些結果顯示,即使在富裕地區,仍需加強DPN的預防與篩檢。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討論了高血糖和代謝壓力對糖尿病神經損傷的影響,以及基因治療和寡核苷酸治療對神經再生的應用。同時提出調節非編碼RNA和使用新型寡核苷酸等策略來支持糖尿病神經健康。 PubMed DOI

糖尿病常伴隨神經問題,對生活和經濟影響大。治療需藥物幫助,影響生活品質。目前有多種藥物治療方法,如抑制素再攝取劑和抗抑鬱劑。新型藥物如類胰素-1激動劑對治療神經問題有潛力。 PubMed DOI

糖尿病可能導致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疼痛並影響生活品質。目前治療主要針對症狀,缺乏針對根本原因的方法。GLP-1R激動劑被用來治療糖尿病,研究顯示可能對神經有保護作用。然而,對於治療神經病變的效果,臨床證據有限且矛盾。本文討論了GLP-1R激動劑作為潛在DPN治療的研究。 PubMed DOI

研究發現empagliflozin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邊神經病變有保護效果。50名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服用empagliflozin,另一組服用安慰劑三個月。結果顯示empagliflozin在電生理研究、疼痛評分和某些血清水平上有改善,但HbA1c、脂質檔案和ASCVD風險評分無明顯變化。empagliflozin可能是治療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有效方法。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貧困地區糖尿病患者合併症較多,多吃蔬菜少吃甜點。未被診斷者生活方式無顯著差異。建議貧困地區加強篩檢,提升糖尿病識別,鼓勵更健康生活。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患有第1型糖尿病的人,尤其是有其他風險因素的人,容易罹患糖尿病足病。儘管一些併發症風險有所減少,但糖尿病足病的風險仍然高。另外,患有第1型糖尿病的人罹患主動脈瘤的風險較低。研究指出,控制血糖和其他風險因素對於預防這些周邊動脈結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動脈併發症隨時間減少,但主動脈瘤除外。控制HbA1c、血壓、吸菸和脂質可降低風險。總括而言,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外周動脈併發症,需重視管理心臟代謝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liraglutide對早期1型糖尿病小鼠的神經病變影響。研究人員用鏈脲佐菌素誘導糖尿病,並進行十天的liraglutide治療。雖然未降低血糖,但在福馬林測試中改善了小鼠的疼痛反應,特別是那些生活在豐富環境的小鼠。研究還發現,糖尿病小鼠的neopterin水平較高,顯示炎症減少,且治療組的谷氨酰胺/谷氨酸比率較高,暗示潛在機制。總體來看,liraglutide可能透過調節炎症和氧化壓力來減輕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疼痛感受。 PubMed DOI

這項統合分析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對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的影響,透過電生理測試評估周邊神經功能。分析納入六項研究,共271名參與者。結果顯示,接受GLP-1RA治療後,神經傳導速度(NCV)顯著改善,顯示對周邊神經功能有正面影響,但血糖水平未顯著變化,可能是透過其他機制改善。作者強調,由於研究數量和參與者的限制,仍需進一步研究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周邊神經病變(PN)對生活品質影響深遠,增加了發病率、死亡率和醫療成本。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PN)是最常見的類型,影響超過50%的糖尿病患者。儘管普遍存在,全球在診斷和管理上仍有不足,尤其在COVID-19疫情後更為嚴重。專家小組提出共識,強調早期使用B族維生素的重要性,並建議透過簡化問卷、整合護理和優化治療策略來改善DPN的管理,提升患者健康結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