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評估了基於EDTA的螯合療法對50歲以上、患有糖尿病且有心肌梗塞病史的個體在心血管疾病事件上的效果。研究在美國和加拿大的88個地點進行,涉及959名參與者,結果顯示螯合組和安慰劑組在主要心血管事件上沒有顯著差異。雖然螯合療法能降低血鉛水平,但對改善心血管結果並無明顯效果,因此不建議作為有效治療方法。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臨床試驗發現,對於患有慢性腎臟病但未接受透析的病人,補充鎂並不能減緩血管鈣化的進展。雖然血液中鎂濃度提高,但12個月後,補充鎂組與非補充組的血管鈣化進展無顯著差異。此外,接受鎂治療的組別也有較高比例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因此,單獨補充鎂可能無法降低CKD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可能需要其他治療方式。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對患有第2型糖尿病和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成年人進行全面干預,可以增加推薦治療的使用。雖然干預未明顯改變風險因子,但對死亡或心血管事件住院沒有明顯影響。結果顯示,統一的方法有助於改善患者接受基於證據的治療。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血液透析患者補充維生素K2未能減少冠狀動脈鈣化,也未影響其他心血管指標,但可降低一種血管鈣化標誌物水平。總結來說,研究未證實維生素K2對這族群的血管鈣化有益。 PubMed DOI

洗腎病患者常有冠狀動脈鈣化,增加心血管風險。硫代硫酸鈉(STS)或許對他們的鈣化性皮膚壞死有幫助,但對CAC影響尚不確定。研究顯示,靜脈注射STS 3-6個月可明顯降低CAC分數,有助於減少洗腎患者的CAC。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血液透析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與安慰劑對心血管事件影響不大。1255名患者研究顯示,心臟死亡和感染是最常見。雖然兩組事件數相近,但安慰劑組風險隨時間增加,而阿托伐他汀組風險在1.5年後穩定。顯示在高風險人群中,阿托伐他汀或許可在1-2年後穩定心血管風險。 PubMed DOI

研究發現通心络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有改善效果,降低心臟和腦血管事件發生率,並減少心臟死亡。但使用通心络可能導致胃腸道不適反應,需要更多研究釐清作用機制。总之,通心络在治療心肌梗塞上有潛力,但仍需謹慎使用。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透析患者使用檸檬酸亞鐵(FC)和標準降磷治療的效果,結果顯示接受FC治療的患者在多個指標上有改善,且使用較少紅血球生成刺激劑和靜脈注射鐵。雖然FC組的不良事件稍微較低,整體而言,FC可能是透析患者一個有益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顯示,colchicine對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能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但對下肢周邊動脈疾病(PAD)的影響仍不明朗。研究模擬了兩個試驗,分別比較colchicine與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在痛風和PAD患者中的效果。結果顯示,colchicine組和NSAID組的主要不良事件風險相似,且長期與短期使用colchicine的效果也無顯著差異。總體來看,colchicine對老年PAD和痛風患者的潛在益處仍不確定。 PubMed DOI

Tirzepatide 是一種新型的雙重 GIP/GLP-1 受體激動劑,已獲准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 (T2DM)。目前正在進行一項研究,評估其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展的影響,使用多探頭電腦斷層血管造影 (MDCTA)。這是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參與者年齡在 40 至 80 歲之間,且有一定程度的冠狀血管狹窄。研究將探討 tirzepatide 的心血管益處,並希望揭示 T2DM 治療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 PubMed DOI

最近一項針對75歲以上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NSTEMI)患者的研究,探討保守醫療與侵入性策略的效果。研究包含1518名患者,隨機分為侵入性組(753人)和保守組(765人),隨訪中位數為4.1年。結果顯示,兩組在心血管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上無顯著差異(侵入性組25.6% vs. 保守組26.3%)。雖然侵入性策略在減少非致命性心肌梗塞方面有潛在益處,但整體風險並未顯著降低,建議對於年長患者,保守策略同樣有效。 PubMed DOI